关于雕塑和身体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关于雕塑和身体的思考
【摘要】:本文的一切都围绕身体这个话题展开。自原始社会以来,身体在艺术、医学、科学和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一直特别重要却也一直含糊不清,身体在这些领域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也相互促进发展。这个话题也引发了我对身体与艺术和商业这两者之间错综关系的分析和梳理。商业化的“身体”和雕塑家的“身体”是本文论述的核心(平面艺术家的身体在此不展开讨论),科学的发展作为其不可或缺的社会背景也会不断的进行同步论述。 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尤其是进几十年量子物理和弦物理的飞速发展,使人类对物质本质的认识越来越微观和深入,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反而越来越宏观,对万物和宇宙有了全新的时空观。同时,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类对工具和器物的发明和使用已经到了一个高度发达的阶段,借助这些工具和器物,人类也变得史无前例的强大。这些科学上认知的进步,对艺术家一定会有新的启示;作为艺术家,也应该对新的时空观有所呼应。 哲学上,艺术界所重视的古典哲学对当代艺术的影响已经足够深远,古典哲学语境所对应的艺术已经和现在的社会现状不完全贴合,古典哲学所滋养的当代艺术本身也因此产生了阐释的裂缝。现代哲学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较之艺术界,现代哲学更加紧密的跟进着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并不断从中提取新鲜的养分补充自身发展。在现代哲学的滋养之下,在现代物理的新时空语境中,我们的艺术批评和理论也应该有所调整和发展。 在社会学意义上的身体,涵盖的范围很宽广,本文重点分析商业化的身体和医学上的身体。本人认为:一切的剩余价值和利润都来自商业化身体,一切的消费也源自身体。这个无限扩大的身体越来越机械,越来越僵硬,越来越趋同,越来越模式化。医学化的身体也受到商业社会深深的影响,医学的身体也如同商业化的消费品一样被对待和修复。 艺术家的视角在新的物理与哲学,新的时空的条件也会不由自主的发生转变,弦物理的出现也使得艺术家的思想有了全新的维度和认识空间。对应高度商业化社会,每个艺术家都会不自觉有自己的反应。对Erwin Wurm的雕塑本文做了讨论;最后,本文还重点分析了中国艺术家隋建国2008年作品《盲人肖像》。本文重点分析这些艺术家都有一个共同点:力求身体的回归,回归生物性,回归自然,对抗商业化的身体。希望对这些作品的分析能够给艺术家和身体这两者之间在新时空中找到新的关系。 商业上对应的身体与艺术上所对应的身体,身体在社会中的多重空间关系,这对我而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会持续研究下去。
【关键词】:身体 商业的身体 艺术的身体 新时空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30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第一章 时空中的身体和艺术的关系9-12
- 1.1 科学的发展和时空的认识9
- 1.2 科学的进步、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独立身份艺术家的产生9-12
- 第二章 关于身体12-13
- 2.1 身体意识的起源和历史12
- 2.2 生物性的身体和医学的身体12-13
- 第三章 商业的身体13-15
- 3.1 商业社会的开端及发展13
- 3.2 商业社会高度发展的下的现代身体13-15
- 第四章 艺术的身体15-19
- 4.1 雕塑和身体的天然关系15-17
- 4.2 中外艺术家艺术作品和身体的关系17-19
- 结论19-20
- 参考文献20-21
- 致谢21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琦;;你了解自己的身体吗[A];2010年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张红霞;;瓷性肌肤下的现代“身体”表述[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3 陈月华;;革命:从虚拟身体到“电子情人”[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梁艳萍;;在场的诗者——阿毛新世纪创作批评[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夏婉云;;鸾生与变身——论唐捐诗生发的时空[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白蔚;;摩登与反摩登——民国报刊建构的女性身体及其现代意义[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白蔚;;消费身体的现代性悖论——改革开放后女性身体的社会性别建构[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葛红兵;;身体写作——启蒙叙事、革命叙事之后:“身体”的当下处境[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9 郭丰秋;;英国内战期间关于“君主双重身体”的讨论[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黄翊;;重要的只是身体——中国当代艺术中“双性同体”符号的分析[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昌鹏;《身体课》:身体是认识的终点与起点[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 张闳;中国身体的现代塑形[N];东方早报;2011年
3 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杜学文;透过身体的解放 实现社会和精神的解放[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 张闳;中国身体的“操”练[N];东方早报;2011年
5 李洱;重建身体与社会的关系[N];文艺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程墨 实习生 徐世兵;小小身体充满大大勇气[N];中国教育报;2011年
7 健康时报记者 许晓华;身体的五种需求不能憋![N];健康时报;2010年
8 本报专栏作者 李霞;被物化的女性身体[N];中华读书报;2011年
9 云南省保山市心理卫生中心 范菊仙;懒惰——生命中的隐形杀手[N];健康报;2009年
10 身体周刊记者 石毅;搞笑诺奖里的身体秘密[N];东方早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聂真新;论身体与体育教育[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3 韦拴喜;身体转向与美学的改造[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鲁红霞;阎连科小说修辞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郭海霞;论身体资本与身体教育[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6 张爱红;约翰·洛克的体育思想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7 金城;身体—主体·语言·说话主体[D];吉林大学;2010年
8 周田敬;我国部分城镇居民身体脂肪含量与生活方式关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9 李为香;身体表达与信仰追求[D];山东大学;2012年
10 季晓峰;从意识经验到身体经验[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辰;关于雕塑和身体的思考[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2 张方旭;我的身体,,他的目光:整容过程中的身体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郑颖芳;外来女性的身体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乔金果;身体与身体美育[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蔡雅玲;身体与雕塑[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6 周勤;大院儿童的身体形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磊;法律与身体[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吴茵;微观权力下的女性身体与自我认知建构[D];复旦大学;2011年
9 彭s
本文编号:8615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861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