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南阳社旗山陕会馆建筑雕刻中的商业文化

发布时间:2017-09-18 00:38

  本文关键词:南阳社旗山陕会馆建筑雕刻中的商业文化


  更多相关文章: 商业文化 山陕会馆 雕刻


【摘要】:本文以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山陕会馆的雕刻题材为例,通过对明清时期商人的经商理念、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等的分析研究,挖掘蕴藏在会馆中的商业文化内涵。
【作者单位】: 郑州轻工业学院;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关键词】商业文化 山陕会馆 雕刻
【分类号】:J305
【正文快照】: 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人的地位大大提高,成为当时社会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坚力量。他们为了赢得社会的认同,改变自己的社会形象,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都积极显示自己的存在,同时他们也力图以自己的力量来规划社会,寻求在其中的适当位置。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刚;赵宇贤;;明清工商会馆神灵崇拜多样化与世俗性透析——以山陕会馆为例[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李芳菊,骆乐,王云雪;论社旗山陕会馆商文化中的儒、佛、道融合[J];中州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熊瑛;河南社旗山陕会馆雕刻艺术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瑞林;曹峥;;晋商文化对明清会馆雕刻题材的影响——以社旗山陕会馆为例[J];大众文艺;2011年2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世学;设计学视野中的重庆湖广会馆与河南山陕会馆之比较[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颖;巴蜀湖广会馆雕饰与传统木版画形式语言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马骁;河南晋商会馆建筑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3 王萌;开封山陕甘会馆建筑装饰艺术中的吉祥图案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4 李波;河南社旗山陕会馆建筑装饰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5 王晓玉;商人会馆及其旅游开发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骆乐,王云雪;谈谈社旗山陕会馆商文化中的儒、佛、道融合[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 李芳菊;论社旗山陕会馆艺术装饰中的古代先哲思想[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姜晓萍;明清商人会馆建筑的特色与文化意蕴[J];北方论丛;1998年01期

4 许檀;清代河南赊旗镇的商业——基于山陕会馆碑刻资料的考察[J];历史研究;2004年02期

5 任斌;;略论青海“山陕会馆”和山陕商帮的性质及历史作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6 王日根;论明清会馆神灵文化[J];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04期

7 王日根;明清会馆与社会整合[J];社会学研究;1994年04期

8 徐松如,潘同,徐宁;关于国家、地方、民众相互关系的理论与研究概述[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9 宫宝利;清代会馆、公所祭神内容考[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10 王日根;国内外中国会馆史研究评述[J];文史哲;199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艺发;;南阳社旗山陕会馆石雕装饰艺术的审美取向[J];艺术教育;2008年06期

2 冯艺发;;南阳社旗山陕会馆琉璃壁照装饰艺术特色浅析[J];艺术教育;2010年06期

3 于建华;聊城山陕会馆山门翼角加固技术[J];古建园林技术;1998年01期

4 刘哲;;社旗山陕会馆文化品牌规划推广方略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年09期

5 马豪放;;社旗山陕会馆的雕塑艺术[J];艺海;2011年05期

6 慕鹏;;洛阳山陕会馆木雕艺术赏析[J];中原文物;2007年06期

7 冯艺发;;南阳社旗山陕会馆木雕装饰艺术的审美取向[J];艺术教育;2010年11期

8 王晓强 ,慧文;“2000中国雕刻艺术节”活动纪要[J];雕塑;2000年S1期

9 程辉;非洲雕刻艺术[J];装饰;2002年06期

10 陈晓萍;;独自行走——记江加走木偶雕刻艺术[J];艺苑;2005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荣杰;;论雕刻艺术不断创新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关系[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辛灵美;;聊城韩氏龙文剪纸艺术[A];中华吉祥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吴皓;;非洲原生态雕刻对毕加索创作的影响[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4 刘伟生;;以服饰为龙头促进株洲区域文化的发展——株洲服饰文化建设方略[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5 钟国富;;璀璨夺目的竹簧工艺——略论江安竹簧工艺源流及其形态特征[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6 王升平;;南阳汉画拓片的立体彩色装裱工艺初探[A];传统装裱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裴临风;;刍议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后现代招贴设计[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齐a;;从包装、策划说开去[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9 陈继武;;菊花石的造型与构思[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10 何小锵;;发展中的仪陇剪纸艺术[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精雕细琢 巧夺天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2 林聪权;闽南木偶雕刻艺术的继承和创作[N];美术报;2008年

3 尹卫国;“美女经济”是一种畸形经济[N];中国质量报;2005年

4 姚正华;沙井一片晶莹玉世界[N];深圳商报;2007年

5 林永锋;漳州“国宝木偶”迁居琴岛[N];厦门日报;2005年

6 李秀哲;曲阳县雕刻学校全力培养创作型人才[N];保定日报;2009年

7 记者 吕路阳;名石魅力十足 万众争睹芳容[N];福州日报;2009年

8 郑尧锦黄山市郑尧锦雕刻艺术研究中心;现代的沉香木雕刻艺术[N];安徽经济报;2009年

9 梁宇;非洲雕刻艺术揭秘[N];中国文化报;2009年

10 全国政协委员 吴为山;传统雕塑的价值[N];人民政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欣;宋元明清公众活动的环境及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米娜;徽州雕刻艺术传承与创新[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杜俊平;关于草原石人艺术的雕刻形式语言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新美;中国明清时期的招幌设计[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4 葛士恒;他塑到自塑[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5 李帅;雕塑作品中材料运用与独特艺术语言[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6 赵桂玲;徽派建筑门窗雕刻艺术特点与文化传承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7 柳扬;综合材料在雕塑中的应用及其与作品形象融合的方式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10年

8 王沫;非洲雕刻的美学价值及现代意义[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星旺;个人对蒙古民族雕塑发展的一点见解[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10 赵瑞娟;世俗化的宋代佛像雕刻[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723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8723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3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