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雕塑艺术中的观念—实体所传达的观念,观念所改变的实体
本文关键词:浅谈雕塑艺术中的观念—实体所传达的观念,,观念所改变的实体
【摘要】:艺术品为什么成为艺术品?因为具有一定的思想和观念,这种观念或理念让它上升到艺术品。每个艺术时期的艺术作品都是由艺术家的观念决定的,艺术家的观念一旦改变,他创作的作品就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对传统雕塑艺术的研究,去了解实体所传达的观念,去推敲传统雕塑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观念以及不同观念影响支配下产生的不同的艺术作品。从洞窟艺术中发现的先民描绘的野牛等原始艺术品,在原始时期,生产力低下和经济生活水平低下以及生活环境的恶劣,艺术来源于巫术观念之中,。一切不可理解的现象都被赋予了一些神灵的色彩,原始先民认为:图像所做的任何动作,都可以在现实世界里发挥同样的效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不断变化,从达达主义杜尚的现成品艺术开始,现当代艺术不再强调形式,材料和一切传统的艺术表达方式,而是把艺术家观念的表达和呈现放在决定性的位置,现成品也因为艺术家的观念成为艺术品。艺术作品的外观并不重要,甚至是纯观念无论是怎样的视觉呈现方式,都始于观念,研究这种观念影响下实体的变化,艺术的表达方式出现了多元化趋势。
【关键词】:观念 雕塑 现成品艺术 多元化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305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8
- 前言8-9
- 第一章 艺术作品的灵魂—观念9-10
- (一) 观念的定义及由来9
- (二) 观念艺术的概念9-10
- 第二章 传统雕塑艺术中的观念意识10-17
- (一) 原始雕塑艺术中的观念意识10-12
- 1、狩猎巫术观念在岩壁艺术中的体现10-11
- 2、丰产巫术观念在实体艺术中的体现11-12
- (二) 人文艺术中的观念意识12-16
- 1、古希腊时期的人本自由观12-13
- 2、希腊时期的人本理性观13-14
- 3、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理想观14-16
- (三) 人文宗教时代艺术中的观念意识16-17
- 1、“化神为人”的理念及其社会根源16
- 2、唯理念主义与基督教神话16
- 3. 人文宗教时代艺术的代表及其特点16-17
- 第三章 观念与现当代雕塑艺术17-21
- (一) 观念与西方现当代雕塑艺术17-20
- 1、波普艺术——现代主义先河17-18
- 2、观念艺术影响下的多元化艺术18-20
- (二) 观念与中国现当代艺术20-21
- 结语21-23
- 注释23-24
- 附图说明24-25
- 参考文献25-26
- 致谢26-2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和获奖情况2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升奎;艺术语言的情绪空间[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2 宗廷虎,曹晓宏;理论的深化与超越——评骆小所教授《艺术语言再探索》[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骆小所,谢学敏;试论艺术语言的透视原则及其重建性[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骆小所;艺术语言:情感的个性化[J];学术探索;2002年01期
5 杨吉春;试论艺术语言的符号系统[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6 刘革;关于艺术语言的若干问题[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王斐;艺术语言的感悟与建构[J];东方艺术;2003年03期
8 杜俊萍;艺术语言与艺术家身份之关系——以西方写实艺术为例[J];文艺研究;2004年04期
9 黄鸣;哲学及艺术语言中的“真实”与“经验”[J];文艺研究;2004年04期
10 和红军;艺术语言欣赏的基本特征[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欣淼;;关于艺术的民族性与艺术交流[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2 李敏;;创新设计中民族艺术语言应用的一点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陈文武;;对当代艺术与地域美术的思考[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启军;;创造:书籍设计者的使命[A];中国编辑研究(2004)[C];2004年
5 李安乐;;文化研究视域下的精神图式关怀——丁方及高氏兄弟九十年代艺术的个案研究[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6 苏典娜;;从徐冰看当代艺术的“后殖民批评”[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7 陈向兵;;“精度抽象”:未来艺术的一种可能——以钟曦作品为例[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8 陆玉麒;;书法艺术与区域旅游资源开发[A];旅游开发与旅游地理[C];1989年
9 李全;;艺术设计中形象思维的特质[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10 李传友;;怎样学好书法[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照;何为艺术语言[N];美术报;2013年
2 刘悦笛;艺术终结与中国美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美是艺与道相通的艺术[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徐冰;认识的程式化导致艺术教育教条主义[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彭锋;哲学在艺术中该如何出场[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杨箫瑜;艺术的碰撞 碰撞的艺术[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徐振杰;与公众共在[N];文艺报;2010年
8 商报记者 刘洋;国际艺术品市场仍处“观望期”[N];北京商报;2010年
9 商报记者 刘洋;艺术赞助不应成为商业推手[N];北京商报;2010年
10 本报见习记者 杨辉;贵州艺术市场和学术活跃的力量还不够完善[N];贵州民族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仙珍(MIEMIEHTWE);汉缅艺术语言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2 秦政;价值·生活·想象[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谷涛;体验的逻辑—现象学视野下的美术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4 冯莎;艺术在别处[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曾令香;多元互动:公共艺术创作方法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
6 刘泰然;变化的宇宙观:中国艺术精神再阐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赵军;再议摹仿与米梅西斯(mimesis)[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8 王琰;迟暮的玫瑰[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9 黎旭;自由观看[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10 邵军;唐代书画理论及其审美观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继虎;艺术语言的语义特征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杨吉春;艺术语言意指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马昊驰;探析在铜版画艺术中对“线”的感悟[D];沈阳大学;2015年
4 陈小双;他山之石—艺术跨界现象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5 闫冰;从“性别属性”剖析当代中国女性绘画艺术[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6 高晓婷;当代肖像画家—范勃绘画艺术解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吴煜;校园公共艺术的审美价值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5年
8 黄颖;从“艺术终结论”看艺术语言本体地位的兴衰[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9 赵淑华;传统绘本艺术语言在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10 史哲;《意象新疆》为主题的系列创作实践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745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874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