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大道沧桑——曾竹韶先生雕塑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8 14:41

  本文关键词:大道沧桑——曾竹韶先生雕塑艺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雕塑 雕塑史 雕刻艺术 雕塑艺术 中国古代雕塑 新中国 纪念性雕塑 雕塑教育 雕塑家 创作方法


【摘要】:正2006年冬天我在厦门鼓浪屿的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开会,使我意外的是这所景色优美的校园里到处安置着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并且这所学院还有着实力不凡的雕塑系。傍晚时分在海滩散步,涛声中想到了一位老人,80多年前从这里走出国门,从此为20世纪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贡献了一生。
【作者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
【关键词】城市雕塑 雕塑史 雕刻艺术 雕塑艺术 中国古代雕塑 新中国 纪念性雕塑 雕塑教育 雕塑家 创作方法
【分类号】:J305
【正文快照】: 2006年冬天我在厦门鼓浪屿的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开会,使我意外的是这所景色优美的校园里到处安置着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并且这所学院还有着实力不凡的雕塑系。傍晚时分在海滩散步,涛声中想到了一位老人,80多年前从这里走出国门,从此为20世纪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贡献了一生。这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雕塑——美化城市必不可少[J];美术;1981年07期

2 刘开渠;城市雕塑也是精神文明的标志[J];文艺研究;1982年04期

3 周巍峙;周巍峙同志在会上的讲话[J];美术;1982年11期

4 谢北一;谢北一同志在会上的讲话[J];美术;1982年11期

5 ;城市雕塑选录[J];美术;1982年11期

6 白佐民;城市雕塑的类型、题材及构思[J];美术;1982年12期

7 潘鹤;社会主义国家是城市雕塑的最佳土壤[J];美术;1982年12期

8 李松;对一件成功之作的再评价[J];美术;1982年12期

9 ;城市雕塑选[J];美术;1982年12期

10 司徒兆光 ,曹春生;我们所看到的苏联城市雕塑[J];世界美术;198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光亚;李开然;;在城市的拓展中拓展传统园林艺术[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1999年

2 张颖岚;;秦陵百戏俑艺术风格初探[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和红星;;城市雕塑贵在“画龙点睛”展现“文化特色”[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黄勇;;关于雕塑教育的一点思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5 张宝贵;;环境艺术与装饰混凝土随想[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马军;;被规划师遗忘的角落——谈城市雕塑的规划[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7 郭亚男;;现代城市雕塑的色彩空间[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彭杰;;论公共艺术在2008年北京奥运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运用[A];首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和红星;;如乐之和 无所不谐——城市制约下的建筑创作[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西安市规划局简介[A];2007中国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规划成果博览会、200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化云;美化生活的城市雕塑[N];北京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陈彬斌;兰州再造山川秀美文化名城[N];中国文化报;2000年

3 黄兆存;中山城市雕塑呈现多样化[N];中国文化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张楠;发展艺术产业呼声渐高[N];工人日报;2000年

5 张坚;公共艺术和城市雕塑[N];美术报;2000年

6 杭州市雕塑院副院长 赖远纯;雕塑与环境[N];美术报;2000年

7 记者 傅盛宁;华强北改造从“线”到“面”[N];深圳商报;2000年

8 记者 高宏娟 实习生 马昭;努力提高城市设计建设文化内涵[N];西安日报;2000年

9 步雄;奥林匹克与城市雕塑[N];北京日报;2001年

10 肖彤;刘开渠:“党给了我信心和力量”[N];中国文化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健;写实性雕塑的原理及中国城市雕塑的现状[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2 陈其端;现代城市公共艺术问题解析及其对策[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林雪源;关于当代公共性艺术中环境雕塑的思考[D];重庆大学;2003年

4 刘晓华;南京现代雕塑中心营销策划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5 拉哈达利;尼泊尔与中国的古代雕塑[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6 杨西;环境·形式·意义[D];重庆大学;2004年

7 潘锋;城市标志雕塑的再创造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郑宣彪;论雕塑的空间[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春福;城市环境与雕塑的基础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10 谢佳音;当代城市雕塑视觉创作特征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761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8761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e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