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想在新中国六十年雕塑创作中的体现
本文关键词:民族理想在新中国六十年雕塑创作中的体现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理想 雕塑家 新中国 雕塑艺术 三十年 中华民族 美术创作 民族形式 民族文化复兴 文化自觉
【摘要】:正探讨六十年来中国美术创作,均不能回避"政治"与"经济"这两个强力因素,这在雕塑领域中也是当然的。原因在于:六十年的美术创作深刻地受制于社会环境,而中国社会走过的路程若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的话,其历史特征恰恰是由政治和经济分别主导的。在这一前提下,六十年中国美术的艺术本体特征、社会功能特征、文化价值特征等方面才得以展现。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
【关键词】: 民族理想 雕塑家 新中国 雕塑艺术 三十年 中华民族 美术创作 民族形式 民族文化复兴 文化自觉
【分类号】:J305
【正文快照】: 探讨六十年来中国美术创作,均不能回避“政治”与“经济”这两个强力因素,这在雕塑领域中也是当然的。原因在于:六十年的美术创作深刻地受制于社会环境,而中国社会走过的路程若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的话,其历史特征恰恰是由政治和经济分别主导的。在这一前提下,六十年中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妥木斯;文浩雕塑简介[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年01期
2 刘萍君;当代美国雕塑家杜安·汉森[J];世界美术;1980年02期
3 德尼·谢瓦利埃 ,吴葆璋;马约尔[J];世界美术;1980年03期
4 陈桂轮;意大利印象派雕塑家美达多·罗索[J];世界美术;1980年03期
5 华夏;贵在生动自然——简评袁晓岑的雕塑和中国画[J];文艺研究;1980年03期
6 刘开渠;对雕塑创作的几点意见[J];文艺研究;1980年04期
7 郑可;让雕塑为祖国“四化”出力[J];文艺研究;1980年04期
8 傅天仇;雕塑的遗产和创造[J];文艺研究;1980年04期
9 张松鹤;西方现代雕塑艺术观感[J];文艺研究;1980年04期
10 胡昭;毁灭·追求[J];文艺研究;198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建华;;建筑雕塑结合论[A];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C];1999年
2 李月;;纪念李白逝世1225周年活动暨中国李白学会(筹)成立大会记事[A];李白学刊(第一辑)——纪念李白逝世1225周年[C];1987年
3 凌继尧;;“持矛者”的美学意义[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4 张淑琴;芦晓慧;古玉斗;刘波;;长春市32例艾滋病病毒感染病例分析与防治对策[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张宿堂;朱冬菊;;鞠躬尽瘁 磊落人生——写在痛悼一代宗师周培源之际[A];宗师巨匠 表率楷模——纪念周培源文集[C];2002年
6 黄勇;;关于雕塑教育的一点思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7 陈漓;易乐平;;现代城市公共环境中的雕塑[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8 于小平;;后现代情境中的当代中国雕塑[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9 ;中国著名画家、美术设计家毕启亮设立的“毕启亮书画艺术基金会”组成人员名单[A];中国鹿邑老子学会——海峡两岸李氏恳亲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周显昌;;浅谈语文课堂素质教学中的审美[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淼;纪念性雕塑如何出新[N];中国文化报;2000年
2 钟展;“晦涩难懂的东西只能使蠢人上当”[N];中国文化报;2000年
3 ;20世纪伟大的雕塑家——亨利·摩尔[N];中国文化报;2000年
4 王求;拥抱自然[N];中国文化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张小兰;亨利·摩尔怎么看[N];中国文化报;2000年
6 汤淼;亨利·摩尔给中国雕塑的启示[N];中国文化报;2000年
7 钟英展;多国雕塑家北京研讨亨利·摩尔[N];中国文化报;2000年
8 孙振华;雕塑与环境的互动[N];中国文化报;2000年
9 ;亨利·摩尔雕塑大展[N];光明日报;2000年
10 王端廷;解读亨利·摩尔[N];光明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滕小松;潜在与显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展;论西方现代雕塑多位空间的视觉表达方式[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2 初志红;威拉·凯瑟作品的叙事技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金兵;译者的能动性及其制约因素[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4 张将星;制约创新能力形成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D];贵州师范大学;2001年
5 郑蕾;建筑与雕塑的关系[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6 李伶美;论汉代雕塑的东方造型与人性美[D];中央美术学院;2003年
7 孟春艳;自由的限度[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8 何勇;民族精神简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杨洪涛;后殖民理论视野下的美国黑人文学[D];苏州大学;2004年
10 丁洁;中西方雕塑空间的异同比较[D];清华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812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881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