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以城市雕塑为例阐释地域性公共艺术建设的意义——黔东南地区下司县入口城市雕塑设计

发布时间:2017-09-19 17:02

  本文关键词:以城市雕塑为例阐释地域性公共艺术建设的意义——黔东南地区下司县入口城市雕塑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公共艺术 地域性 城市雕塑 城市设计


【摘要】:从分析公共艺术在城市景观建设发展中的作用入手,分析了公共艺术的概念及其地域性含义,进而解析了公共艺术与公共艺术景观设计领域中的城市雕塑的关系,指明了城市雕塑能够强化城市空间景观,丰富公共艺术。具体阐释了城市雕塑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引导空间流动的交流性、创造人文环境的社会性、沟通空间与人的交流性方面。以黔东南地区下司县入口城市雕塑设计为例,对其所处区位与现状加以分析,强调其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以及历史遗留的商业氛围,雕塑设计将代表商业文化的古钱币造型和代表黔东南地区苗族图腾的蝴蝶合二为一,在形成视觉冲击的同时突出了文化特色。总结了地域性城市雕塑的意义,强调其是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是设计元素原创性的文化来源、是地域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公共艺术 地域性 城市雕塑 城市设计
【分类号】:J313.2
【正文快照】: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城市日益更新,社会的进步与人类自身的进化演变不断给社会生活增添了新的活力。物质文明的更新推动了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在城市化逐步加快的进程中,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景观设计领域中的公共艺术也逐渐在人们生活的环境中体现着日益突出的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任云英,田勇,田勇,武真;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文化意义的再认识[J];规划师;2000年05期

2 王成武;赵丽丽;;城市空间环境的形成机制[J];山西建筑;2006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杭挥天;西安地域文化载体之城市雕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艳美;论现代化语境中西部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4期

2 刘阳;周东立;;传统节俭美德与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冲突与调和[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刘铁梁;“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万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中的主体意识——以民间文学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朱竞梅;清代北京城市地图研究的总结与思考[J];北京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6 翟鹏玉;“那”生态文化圈与主体际交往实践[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张佩国;解读地方性制度——一项关于中国社会的本土化研究策略[J];东方论坛;2003年02期

8 秦宗文;;“疑罪”应当“从无”吗?——法治与情理视角下对疑罪从无原则的重新审视[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黄键;八十年代以来京派批评研究综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李丽华;失衡的学校教育情景对女大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对江西一所师范学院女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民族志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夏葵媛;;浅论城市空间环境的空间治理[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5 鲍江;象征与意义:叶青村纳西族宗教仪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6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姜月;遮蔽与解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贾影;中西认知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场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9 胡涤非;近代中国政治变迁中的民族主义[D];复旦大学;2004年

10 特木尔巴根;雪山蒙古人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炎炎);巴蜀本土建筑的回归[D];重庆大学;2001年

2 潘梅芳;论张爱玲小说中的西方形象[D];暨南大学;2003年

3 陈其端;现代城市公共艺术问题解析及其对策[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4 王晓辉;西安市文化景观的历时性与异质性过程分析[D];西北大学;2003年

5 李敏;娱乐新闻特征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6 宋萑;学校升旗仪式的人种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宋卫红;审美视域中的意识形态[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周欣宇;论藏族习惯法的宗教维度——文化分析中的勘察[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9 张艳梅;论京派诗化小说[D];郑州大学;2004年

10 谭玉龙;破解中国古代壁画构图之谜[D];延边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英;陈苏柳;徐苏宁;;哈尔滨城市雕塑布局规划浅议[J];城市规划;2006年04期

2 周舸,栾峰;雕塑城市——深圳城市雕塑发展战略与规划引导策略探索[J];规划师;2002年11期

3 钱程;城市雕塑对于城市空间环境的意义——以历史文化名城徐州为例[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刘文俭,马秀贞;城市文化解析[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2期

5 王成武;赵丽丽;;城市空间环境的形成机制[J];山西建筑;2006年04期

6 陶梁,周航;城市雕塑的总平面布局[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1999年01期

7 陶梁,朱谋隆;城市雕塑总平面布局的制约规律探讨[J];时代建筑;1999年02期

8 角媛梅,肖笃宁,程国栋;亚热带山地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实证研究——以云南省元阳县哈尼族梯田文化景观为例[J];山地学报;2002年03期

9 陈育霞;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及其批判[J];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韩炳越,沈实现;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J];中国园林;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军;;被规划师遗忘的角落——谈城市雕塑的规划[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晓辉;西安市文化景观的历时性与异质性过程分析[D];西北大学;2003年

2 尹宇波;西安城市住区户外环境人性化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3 谢佳音;当代城市雕塑视觉创作特征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永刚;公共艺术在城市交通环境中的应用[J];装饰;2005年02期

2 熊瑛子;;公共艺术用材思考[J];美术界;2008年01期

3 李秀勤;公共艺术的基础结构——在当代文化氛围中对公共艺术的思考[J];新美术;2002年04期

4 徐诚一;公共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叶凤华;叶正华;;公共艺术的保护与发展[J];艺术界;2007年03期

6 郭伟生;;刍议公共艺术[J];美术学报;2008年01期

7 张文祥;谈公共艺术中壁画艺术的发展[J];南平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8 林振德;雕塑在公共艺术中的语言形式[J];雕塑;2001年S1期

9 钱建华;澳大利亚的公共艺术[J];雕塑;2003年04期

10 霍波洋;不仅是一次公共艺术活动[J];雕塑;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征;;陶艺归真,返于环境——有感于陶艺在当代公共艺术中的位置[A];《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发展趋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武祥永;;“国际化”催生的传统再发现[A];“岁寒三友——诗意的设计”——两岸三地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朱建邦;;从城市雕塑到公共艺术——北京市公共艺术建设机制研究[A];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2009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09年

4 陈蓓露;;公共艺术的触觉表达与慢生活设计[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5 姜文涛;;公共艺术的数码设计表现趋势[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6 陈娟;;解读公共场所的影像迷宫[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7 邵大箴;;艺术的国际性和地域性——从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说起[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背景下艺术的传统与创新”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8 陈漓;易乐平;;现代城市公共环境中的雕塑[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9 陈培一;;“雕塑批评”之我见——试论雕塑艺术批评的标准问题[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范朝红;;建阳工笔画及其发展浅谈[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许渊;让艺术融入公共生活[N];台州日报;2009年

2 本报见习记者 范昕;广告牌上的公共艺术 我们有多少路要赶[N];文汇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张聆听;公共艺术,让城市更美好[N];台州日报;2010年

4 邹文;北京亟待为公共艺术整容[N];文艺报;2002年

5 美周;公共艺术不要特权[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王光明;为何“开荒牛”变成“孺子牛”?[N];深圳商报;2010年

7 刘亚东;公共艺术:期待公众参与意识[N];中国文化报;2005年

8 深圳特区报记者 梁婷;在深圳,我们雕塑家园[N];深圳特区报;2010年

9 张春莉;公共艺术应受到尊重和保护[N];人民政协报;2004年

10 记者 贺慧宇;奥运公共艺术建设等您献计[N];中国建设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琦;南张楼公共艺术调查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2 何小青;公共艺术发展路径的向度分析[D];上海大学;2011年

3 白伊达;可持续的公共艺术—重造城市环境[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4 殷双喜;永恒的象征[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5 孙璐;与环境共舞的建构[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6 曹建;晚清贴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7 王豪;中心性与开放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筠;场所·主题与整体性[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2 李宁;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与公共艺术的结合与运用[D];重庆大学;2010年

3 向颖;对立的思考[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4 房婷婷;新媒体条件下公共艺术中的互动形式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熊若蘅;当代公共艺术的文化内涵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6 姚远;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在现代公共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7 伍清辉;诗意安居:居住区公共艺术整体设计[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8 陈丽;反思与发展——从材料的角度谈玻璃装饰艺术[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9 郑晓晨;公共艺术的人文精神[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诸葛雨阳;论现代公共艺术设计的场所精神[D];南京艺术学院;2002年



本文编号:8828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8828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7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