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城市公共雕塑应用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6 07:31
本文关键词:奥运城市公共雕塑应用分析
【摘要】: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08年在北京举行。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既是一次世界体育上的盛会,同时也是一种城市文化现象,城市公共雕塑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特有的艺术形态除了在形式上给人以美感外还能带来精神上的启发,即引发人们思索的美感,并产生出康德所说的“反思批判的愉悦”,为创造人性化、人文化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现城市人文关怀,塑造出个性化的奥运城市形象起到重要的作用。 “目标的模糊与手法的混乱”是公共雕塑在奥运城市的应用中急待解决的一个课题,关系到北京整体的奥运城市建设。本文论述了奥运文化特性与公共雕塑的有机联系;结合洛杉矶、巴塞罗那等奥运会城市公共雕塑的具体范例,从公共雕塑的法规制订、整体规划、艺术风格、应用分类等多方面分析公共雕塑在奥运会城市中的特点及重要作用;借鉴优秀经验,为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在公共雕塑设计应用方面提出建议;针对北京奥运建设的重点区域——奥林匹克公园作为公共雕塑应用的假想环境,进行公共雕塑设计和应用分析。
【关键词】:奥运会 公共雕塑 北京2008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J313.2
【目录】:
- 引言8-10
- 第一章 奥运文化与公共雕塑的关系10-14
- 1.1 公共雕塑的公共属性与奥运的人文性特质10-11
- 1.2 奥运的体育竞技精神与科技、文化发展在公共雕塑上的体现11-12
- 1.3 公共雕塑与奥运的“城市”文化特质12-14
- 第二章 奥运会城市公共雕塑应用分析14-22
- 2.1 奥运城市公共雕塑建设的法规制订14-15
- 2.2 奥运城市公共雕塑建设的整体规划15-16
- 2.3 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与奥运精神的结合16-17
- 2.4 雕塑语言与奥运城市整个公共环境的结合17-18
- 2.5 雕塑元素在奥运会其它公共艺术形式中的体现18-20
- 2.6 奥运城市公共雕塑功能分类20-22
- 第三章 北京08年奥运会公共雕塑应用建议22-27
- 3.1 传统的雕塑应用模式的转变22-23
- 3.2 兼容并包,,体现中国文化特色23-25
- 3.3 避免“长官意志”,大众广泛参与25
- 3.4 “科技奥运”、“绿色奥运”在公共雕塑上的体现25-26
- 3.5 公共雕塑应用的可持续性26-27
- 第四章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公共雕塑设计应用分析27-36
- 4.1 环境背景27-28
- 4.2 公共景观雕塑的方案征集要求28-29
- 4.2.1 主题纪念雕塑28
- 4.2.2 “雕塑梦想”创意方案28-29
- 4.3 公共雕塑安放区域节点分析及公共雕塑设计方案29-36
- 4.3.1 “民族团结、和谐社会”主题纪念雕塑29-30
- 4.3.2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主题纪念雕塑30-31
- 4.3.3 “奥运冠军录”主题纪念雕塑31-32
- 4.3.4 奥运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灯光雕塑32
- 4.3.5 功能性城市雕塑——“多功能景观树”32-33
- 4.3.6 多媒体雕塑——“观注”33
- 4.3.7 灯光水景雕塑——“日月星辰”33-34
- 4.3.8 灯光雕塑——“竞”34-36
- 结论36-37
- 参考文献37-38
- 致谢38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鹏;景观环境中的雕塑主题公园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222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922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