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的诗歌——记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与美国纽约罗切斯特大学合作举办陶瓷技术与综合材料运用研究班
本文关键词:五行的诗歌——记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与美国纽约罗切斯特大学合作举办陶瓷技术与综合材料运用研究班
更多相关文章: 中央美术学院 运用研究 综合材料 陶瓷技术 罗切斯特 雕塑 大学合作 美国 纽约 教授
【摘要】:正在经过近两年的精心准备和策划之后,2006年5月15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与美国纽约罗切斯特大学合作举办的首届陶瓷技术与综合材料运用研究班,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四工作室开课。本次活动是中央美院国际交流的教学项目。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邀请了美国纽约罗切斯特大学“国家工艺家学院”的李察·赫西(Richard Hirsch)教授、台湾台南艺术学院张清渊教授共同授课。课程期间,赫西教授还特R%邀请了日本著名的乐烧世家大通年雄(Ohi Toshio)先生来工作室做示范和讲座。研究班历时三十天,学员们是来自各兄弟院校的教师和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在读研究生。他们相互交流,挥汗劳作,在浓郁的学术氛围中共同成长。
【作者单位】:
【关键词】: 中央美术学院 运用研究 综合材料 陶瓷技术 罗切斯特 雕塑 大学合作 美国 纽约 教授
【分类号】:J309.2
【正文快照】: 在经过近两年的精心准备和策划之后,2006年5月巧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与美国纽约罗切斯特大学合作举办的首届陶瓷技术与综合材料运用研究班,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四工作室开课。本次活动是中央美院国际交流的教学项目。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邀请了美国纽约罗切斯特大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郅敏;;熔铸思想——记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与美国纽约罗切斯特大学合作举办陶瓷技术与综合材料运用研究班[J];中国陶艺家;2006年03期
2 ;“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曾竹韶奖作品[J];美术研究;2011年01期
3 周衍帮;;熔铸思想——中央美院雕塑系陶瓷技术与综合材料运用研究班活动综述[J];美术研究;2006年04期
4 ;千里之行——中国重点美术院校2010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J];西北美术;2011年01期
5 马佳;;视觉与触觉的新体验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J];中国黄金珠宝;2010年05期
6 白晓刚;;白晓刚[J];中国美术馆;2007年08期
7 ;宋克作品选[J];美术界;2011年02期
8 李伟;精神的维度——朝戈、丁方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J];美术;2005年04期
9 吕品昌;;陶瓷与当代雕塑——谈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陶艺教学[J];中国陶艺家;2005年02期
10 叶浅予;梁长林的画[J];美术;198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综合材料艺术[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2 石建平;杨友平;;新型粘结剂在竖罐炼锌制团工艺中的运用研究[A];中国重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战略研讨会暨重冶学委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王云奇;;情况综合的艺术[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4 常志刚;牟宏毅;;照明设计作为一种空间视觉意义的传达——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室内及照明改造设计[A];中国照明论坛——城市照明节能规划、设计与和谐发展科技研讨会专题报告文集[C];2009年
5 刘畅;;探寻综合材料在水彩教学中的应用[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6 赵秀芳;;多媒体组合在地理愉快教学中的运用研究[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刘晋元;;“想象训练”在高校舞龙舞狮教学中的运用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陈少勇;;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理论及运用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孙雄华;曾白琳;;迁移理论在田径教学中的运用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绥化学院精品课程写作综合材料[A];中国写作学会第六届(第二次)理事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会议交流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江继兰;艺术与生活的边界在哪里?[N];中国文化报;2010年
2 记者 李舫、王淑军;中央美术学院喜迁新校园[N];人民日报;2001年
3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潘公凯;创新发展,为中国造型[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中国人民大学访问学者 吴云之;交流 学习 提高[N];美术报;2011年
5 张国勇;梦想成真:残疾女孩考入鲁美[N];抚顺日报;2008年
6 陈东维;奥运设计的幕后英雄[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本报见习记者 柳田;中央美院设计团队—— 在世界舞台 为中国造型[N];解放日报;2010年
8 邵彦 作者为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当精英教育变成大众教育[N];中国文化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万静;潘公凯:“守旧派的新代表”[N];南方周末;2007年
10 徐红梅;“百年足迹”作品展举行[N];人民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云峰;利率市场化理论及运用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2 朱正萱;QFD在质量信息传递中的运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3 黄建安;CD40信号在人肺癌中的作用及其在免疫治疗中的运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4 宋君毅;现代竞技篮球防守技术、战术理论与运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5 胡正刚;岭南近代伤寒四大家扶阳学术思想及其临床运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孙荣实;汉语新词语运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金福年;现代汉语颜色词运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卢惠惠;古代白话小说句式运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刘乃睿;公司法的判例法方法及其运用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蒋硕亮;国家公务员复合利益均衡激励理论及其运用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芳;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银行业CRM运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2 张东;思想政治课“分层教学”模式的运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兴媛;参与式教学方法在中专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世雄;信息技术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馨婕;案例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中的运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6 韦立东;“价值澄清法”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移植与运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殷本照;ISO9000在商业体育俱乐部中的运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鸣;探究式教学理论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谢旭文;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运用现状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郑涛;“问题群”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27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927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