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新时期红色城市雕塑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7 04:05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红色城市雕塑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红色城市雕塑 创作应用 价值


【摘要】:我们正处在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红色城市雕塑作为城市雕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深厚的精神沿承与和平向上的语意品质受到越来越多受众的接受与喜爱。它的独特魅力不仅表现在耸立于景区、广场、小区等区位而呈现出的视觉之美,而且其深透的表现力更是通过不同的风格与主题表述着“红色文化”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或彰显或隐喻的影响与雕琢,尤为重要的是,红色城市雕塑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与途径,也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力量,对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起着巨大的、独特的作用。 红色城市雕塑起源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它以特有的表现形式配合着革命斗争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运动的产物。红色城市雕塑的产生,不仅仅是艺术家紧紧扼住时代脉搏的表现,更是艺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活的集中展演。本文所关注的不仅是红色城市雕塑的渊源,更为关切的是这一题材的雕塑作品在新时期再次兴起的时代背景、原因、价值与意义,以及新思想、新材质与新技术对红色城市雕塑产生的影响。 本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从红色城市雕塑的概念确定入手,分析了红色城市雕塑的形成渊源、类型分类及作用意义。鉴于红色城市雕塑理论研究的深度远低于实践应用的广度,本章将会在尽可能全面地回顾红色城市雕塑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红色城市雕塑进行明确的界定与分类;第二章主要论述了红色城市雕塑在新时期尤其是近年来再度兴起的时代背景与原因,挖掘红色城市雕塑所体现的世界和平等特质,以英雄主义及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核为指归,以红色旅游及红色产品等相关领域市场化为推手,在时代大背景下红色城市雕塑正发挥着更大的作用;第三章从实践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案例论述了红色城市雕塑的选题依据、创作理念、表现手法,及新思想、新技术、新材料对红色城市雕塑产生的影响,希冀对红色城市雕塑的创作提供些许建言;第四章阐述了红色城市雕塑时代价值与意义,从历史、文化、审美及经济等多个维度考量了红色城市雕塑所产生的重要作用,最后以对红色城市雕塑的未来展望结尾,探讨了红色城市雕塑在未来时间内历久弥新的功用与价值。
【关键词】:红色城市雕塑 创作应用 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313.2
【目录】:
  • 中文摘要7-8
  • ABSTRACT8-10
  • 绪论10-13
  • 注释12-13
  • 第一章 红色城市雕塑概念初探13-22
  • 第一节 雕塑的内涵与功能13-17
  • 第二节 红色城市的雕塑概念与源起17-20
  • 第三节 红色城市雕塑的意义20-21
  • 注释21-22
  • 第二章 红色城市雕塑再度兴起的时代背景22-30
  • 第一节 红色雕城市塑体现人类和平特质22-24
  • 第二节 国家层面的号召与支持24-26
  • 第三节 英雄主义的精神与呼唤26-27
  • 第四节 大众文化市场化的推动27-29
  • 注释29-30
  • 第三章 新时期红色城市雕塑的创作应用30-43
  • 第一节 红色城市雕塑的选题分析30-33
  • 第二节 红色城市雕塑的创作理念33-37
  • 第三节 红色城市雕塑的表现内容37-40
  • 第四节 新时期红色城市雕塑的演变40-42
  • 注释42-43
  • 第四章 红色城市雕塑的时代价值与意义43-48
  • 第一节 红色城市雕塑的历史价值43-44
  • 第二节 红色城市雕塑的精神价值44-45
  • 第三节 红色城市雕塑的经济价值45-46
  • 第四节 红色城市雕塑的未来展望46-48
  • 结语48-50
  • 参考文献50-53
  • 致谢53-5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郝明工;;试论陪都重庆的文化建构两维度[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汪建国;铭刻在德国心脏的忏悔——记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J];党史纵横;2005年08期

3 杨晓霞,陈国生;重庆陪都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J];经济地理;1997年03期

4 韩林飞,赵喜伦;苏联二战纪念碑的建筑与艺术浅思[J];建筑创作;2005年08期

5 王贵祥;环境、建筑与艺术[J];美术研究;1988年02期

6 Ken Scarlett,万华;承载历史伤痛的创作──二战被害犹太人纪念碑作品巡视[J];美苑;2001年01期

7 托马斯·克劳,易英;视觉艺术中的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中)[J];世界美术;2001年02期



本文编号:9867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9867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1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