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21世纪中国美术正能量的先锋图像——谈黑白木刻《而立之年》

发布时间:2017-10-08 10:39

  本文关键词:21世纪中国美术正能量的先锋图像——谈黑白木刻《而立之年》


  更多相关文章: 黑白木刻 中国美术 美术作品展览 人物形象 创作奖 文化时代 大学美术 魅力吸引 木口木刻 彭伟


【摘要】:正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彭伟副教授创作的黑白木刻《而立之年》,在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上荣获中国美术奖创作奖金奖(排名第一),引起了美术界和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多元化的文化时代,一件黑白木刻塑造的人物形象,以如此大的魅力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并把作品80后的人物形象与油画《父亲》联系起来相提并论,实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为此,大家或许要问:此作品的主题是否高扬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主旋律?主人翁是否被成功塑造成为当代中国80后的一代新人?作品的内涵是否是对"中国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黑白木刻;中国美术;美术作品展览;人物形象;创作奖;文化时代;大学美术;魅力吸引;木口木刻;彭伟;
【分类号】:J314.2
【正文快照】: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彭伟副教授创作的黑白木刻《而立之年》,在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上荣获中国美术奖创作奖金奖(排名第一),引起了美术界和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多元化的文化时代,一件黑白木刻塑造的人物形象,以如此大的魅力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并把作品80后的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宙飞;;黑白之道浅议——从黑白木刻谈起[J];艺术探索;2006年03期

2 戴政生;;中国黑白木刻艺术的勃兴[J];今日艺术;2008年08期

3 赵虹;;浅谈对中国黑白木刻的认识[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S1期

4 李成林;;浅谈黑白木刻的战斗性[J];美术向导;2009年04期

5 杨明;;浅谈黑白木刻艺术创作[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厚夫;;刻在木板上的抒情诗——观刘宏祥黑白木刻画[J];走向世界;2010年25期

7 陈邕;李世超;;谈黑白木刻教学[J];美术大观;2012年06期

8 郝伯义;;冰凌花(黑白木刻,1979年)[J];鲁迅研究月刊;2012年06期

9 陈小文;;略谈黑白木刻的灰调的表现性[J];美苑;1982年01期

10 其加达瓦;征途(黑白木刻)[J];当代文坛;1991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厚夫;刻在木板上的抒情诗[N];美术报;2010年

2 李运河;我收藏的领袖木刻像[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3 ;世界最早的藏书票《刺猬》鐜[N];人民法院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哈版画博物馆一年建成全国一流[N];哈尔滨日报;2007年

5 白树镛;极具潜力的版画收藏[N];甘肃日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智勇;中国黑白木刻艺术的当代性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2 顾盼;20世纪上半叶德国黑白木刻对中国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0年

3 姚友彬;现代黑白木刻表现形式研究[D];延边大学;2014年

4 杨凤山;黑白木刻肌理对视知觉的心理暗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徐静;读写生活[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6 马凯;浅谈黑白木刻语言的当代性表达[D];云南艺术学院;2014年

7 吴悦;黑白木刻肖像画的装饰性表现[D];沈阳理工大学;2013年

8 张桐源;论黑白木刻中具象人物造型与刀法语言的关系[D];山西大学;2009年

9 赵鑫;黑白木刻装饰画的表现技法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1年

10 许钧凯;视觉与感知[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935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9935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2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