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公共雕塑创作与评审制度建设
本文关键词:中小城市公共雕塑创作与评审制度建设
【摘要】: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目标,各地各领域兴起了社会主义法治宣传的新浪潮,公共雕塑成为一种宣传载体,迅速与法治文化宣传相结合,一时间各地区法治文化主题雕塑公园的建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从建成的项目来看,尤其一些中小城市,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长官意志,腐败滋扰等,导致建设上缺乏整体规划,创作上急功近利和盲目性,使得建成的公共雕塑作品,精品少,败笔多,造成公共资源的严重浪费。面对目前中小城市法治雕塑公园建设状况,本文将从自己经历的案例出发,结合国内外优秀公共雕塑案例分析,进而找出现阶段中小城市公共雕塑建设的问题所在,以期建立科学评审制度,以减少甚至杜绝公共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破坏。公共雕塑作为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越来越被重视,本文着重从制度建设的角度讨论公共艺术的问题,科学合理的评审和管理制度,是公共雕塑健康发展的保证和依据。
【关键词】:法治雕塑 评审制度 管理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313.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引言6-7
- 第一章、个人参与和朋友经历公共雕塑案例7-19
- 一、西川县(化名)法治主题雕塑公园建设7-11
- 1、项目背景7
- 2、项目要求及招标7-8
- 3、法治主题雕塑公园创作实践8-9
- 4、整体设计与落实9-11
- 二、张川县(化名)法治主题雕塑公园建设11-16
- 1、项目概况11
- 2、现状分析11-12
- 3、方案设计12
- 4、权利与制度的裹挟12-13
- 5、公共雕塑在中小城市建设的思考13-16
- 三、朋友经历的案例16-19
- 1、武都县文化中心浮雕项目16
- 2、迭部自治县人口文化雕塑园16-17
- 3、天水市北道区“宪法”主题广场雕塑17-19
- 第二章、国外典型公共主题雕塑分析19-22
- 一、美国“芝加哥天禧公园”《云门》雕塑建设19-20
- 二、法国“拉德芳斯”公共雕塑20-21
- 三、国外公共雕塑建设规划与评审制度21-22
- 第三章、公共雕塑建设机制及评审体系的构想22-26
- 一、政府成立公共雕塑办公室(重点应在规划局)22-23
- 二、市级公共雕塑办公室(监管中小城市建设管理)23
- 三、建立较稳定的财政投入计划以及监督体系23-24
-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雕塑评价机构24-26
- 结论26-27
- 参考文献27-28
- 致谢28-29
- 附图29-3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峰;公共化的设计——谈城市公共雕塑与环境[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舟直;欧洲城市公共雕塑艺术[J];装饰;2004年09期
3 林梓波,赵兰涛;关于公共雕塑的思考[J];装饰;2004年09期
4 ;雕塑[J];全国新书目;2005年13期
5 蔡增斌;反思当代中国公共雕塑[J];东方艺术;2005年07期
6 唐家路;日本公共雕塑设计[J];设计艺术;2005年01期
7 董占军;欧洲公共雕塑设计[J];设计艺术;2005年01期
8 蔡增斌;当代中国公共雕塑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探索[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9 康乐;;关于公共艺术中公共雕塑的思考[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年01期
10 陈学博;;公共雕塑的社会性[J];文艺争鸣;2010年1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琳;中国公共雕塑需要专业推广者[N];上海证券报;2007年
2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翁剑青;公共雕塑要有公共精神[N];上海证券报;2011年
3 ;由“公共雕塑美丑之争”引发的思考[N];美术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张亚萌;公共雕塑:在空间中博弈[N];中国艺术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邱家和邋杨琳;上海世博“变法”:应对公共雕塑爆发式增长[N];上海证券报;2008年
6 林征;国内公共艺术的思考[N];美术报;2011年
7 策划 潘欣信 王凯 撰稿 叶芳芳 夏超 俞越;“评丑”最终为“审美”[N];美术报;2012年
8 王怿文;公共雕塑该怎么保护?[N];华东旅游报;2006年
9 刘悦笛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公共艺术”由谁决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深圳商报记者 梁瑛;让城市空间发生艺术“质变”[N];深圳商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睿;公共雕塑媒介中水的当代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2 李敏;试析公共雕塑在公共空间的和谐构建[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3 李楠;奥运城市公共雕塑应用分析[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4 荆琦;无锡古运河公共雕塑调查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李建华;公共雕塑与环境的关系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6 叶红;杭州公共雕塑考察[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7 吕迪;试论公共雕塑的情感传达[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8 周小牧;公共雕塑地域性差异研究[D];江南大学;2014年
9 周鸿n,
本文编号:993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993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