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漫角色的特征浅析日本动漫全球化
本文关键词:从动漫角色的特征浅析日本动漫全球化 出处:《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全球化 本动 日本人 英雄 社会地位 港台地区 自身因素 流行文化 漫画家 中国青少年
【摘要】:正对于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多多少少的都会对日本以及关于它的一切有种抵触情绪。但是在动漫行业,日本动漫却占我们中国市场的主导份额。据"中国青少年喜爱的动漫作品"调查显示:喜欢日本动漫的人占60%,欧美动漫占29%,而中国动漫(包括港台地区)的比例只有11%。这说明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日本动漫确实有很多值的我们学习的地方。为什么日本动漫有这么强的竞争力?甚至超越了迪士尼?我主要想从动漫角色的特征这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日本动漫成功的自身因素首先我们必须回到日本社会来看,日本本身就是全世界动漫最为普及与发达的国家。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把漫画的社会地位提升至与小说、电影同样层次的国家。其次大量的专业人
【作者单位】: 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2011年度山东工商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日本动漫与文化全球化”课题(2011QN058)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J954
【正文快照】: 对于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多多少少的都会对日本以及关于它的一切有种抵触情绪。但是在动漫行业,日本动漫却占我们中国市场的主导份额。据“中国青少年喜爱的动漫作品”调查显示:喜欢日本动漫的人占60%,欧美动漫占29%,而中国动漫(包括港台地区)的比例只有11%。这说明了一个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彦;;张艺谋电影“奇观化”现象分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石俊;;翻拍电影——文化全球化的博弈[J];新闻爱好者;2009年16期
3 孙小云;;从《功夫熊猫》看文化全球化[J];青年文学家;2009年08期
4 谢新华;许原原;;民族文化与文化全球化——评美国影片《功夫熊猫》[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8期
5 卡利娜·斯特凡诺娃;赵志勇;;东方之镜的西方形象——一次重新发现经典的旅行[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8年S1期
6 张春玉;;电影视角中的文化全球化:强势文化与多元化文化主义[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11期
7 张世蓉;杨帆;;从电影《功夫熊猫》看文化全球化中的文化转换现象[J];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8 陈娟;范葳;;全球化语境下现代影视传媒的文化转换[J];文教资料;2006年03期
9 黄秀红;;从美国电影《木兰》看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涌动和中国文化[J];电影文学;2008年12期
10 张静;;浅析动画片中的文化转换现象——以迪斯尼影片《花木兰》为例[J];才智;2010年2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丹;;全球化的融合与本土化的坚守——以卡通影片的文化解读为视角进行的比较分析[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刘景亮;;以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弘扬发展京剧艺术[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3 祖淑珍;;谁是俄罗斯的当代英雄?[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杨鹏;;本土动漫的昨日、今日、明日——中国动漫出版产业分析[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5 黄式宪;;略论中国电视剧文化生态的再整合[A];中国传播论坛(2002)——中国电视剧传播[C];2002年
6 河野崎长十郎;徐迎新;;日中友好《屈原》访华公演团访问报告[A];“郭沫若在重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7 刘德有;;影片《路,在开拓》与柏木正一[A];“我的郭沫若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8 黄式宪;;与世界对话:华语电影跨界的历史性荣耀与当下生存焦虑[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9 刘宏;;邂逅的可能与欲望的谎言——对《致命邂逅》的一种解读[A];中国传播论坛(2002)——中国电视剧传播[C];2002年
10 徐迪彦;;试比较黑泽和芥川的两座“罗生门”[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雁灵;日本迎接新动漫时代[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杨婷;喜欢日本动漫需要理由吗?[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3 ;日本动漫走向没落[N];亚太经济时报;2005年
4 佘丹清;文化渗透与价值位移[N];文艺报;2006年
5 电影《栖霞寺1937》主演 张新华;《栖霞寺1937》:最深刻的记忆[N];中国电影报;2005年
6 龚丹韵;中国动漫如何才能脱胎换骨[N];解放日报;2006年
7 ;经典动漫产品展示[N];计算机世界;2007年
8 浪漫刺客;狠狠地秀一把动漫[N];电脑报;2005年
9 漠男;日本的动漫展比我们多了什么[N];中国改革报;2006年
10 何文琦;中国动漫产业十年内将超过日本[N];深圳商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艳华;“满映”与东北沦陷时期的日本殖民化电影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立芳;艺人再造[D];厦门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硕;日本动漫的特性及其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王浩;中国近代电影演员群体述略[D];吉林大学;2008年
3 李笑寒;日本动漫创作中的中国传统文学题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鸾;文化全球化中的中国动画片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5 马雪娟;少数民族题材与中国西部电影创作之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5年
6 高晶晶;《棋魂》的魅力[D];中南大学;2009年
7 林晓阳;中国式ACG现象的思考[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8 邓文婧;日本动漫中“治愈系”现象的呈现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9 熊妮;日本“动漫外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朱冰;中国电影电视剧中的日本人形象[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181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1318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