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角色创意与产业开发研究
本文关键词:动漫角色创意与产业开发研究 出处:《安徽工程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动漫 角色创意 动漫创意产业 产业开发 池州傩戏
【摘要】:随着动漫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兴起,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业内人士对此产生了高度关注,并创作出许多家喻户晓的动漫作品,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赢得了巨大的商业机遇和社会财富。可以肯定的是,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它将成为大众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会为未来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遗憾的是,当下中国动漫创意产业与美、日、韩等国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强调动漫角色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便成了振兴中国动漫创意产业的重中之重。要想破解这个难题,就必须在角色创意上狠下功夫,寻找突破口。因为角色创意是动漫创意产业链的核心源头,是决定动漫衍生产品价值高低的关键性因素,甚至影响到整个动漫创意产业链的衔接和运作。所以,角色创意设计必须以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为出发点,关注目标人群的喜爱度,关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从中找到最佳的切入点。池州傩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是一种古朴的民间戏曲,寄托着当地民众的美好夙愿,诠释着地道的风土民情。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完整的故事情节、传神的舞台砌末、丰满的人物形象、细腻的感情色彩等要素,给池州傩戏的产业化开发提供了无限可能和广阔空间。因此,研究挖掘傩戏中的精华,对动漫角色的创作实践活动,不仅具有宝贵的借鉴价值,而且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课题的研究旨在从动漫的角度,在保护非遗的前提下,对池州傩戏进行产业化开发。即以池州傩戏中的人物形象为原型,选取部分经典角色实现动漫化,对以产业化开发为目的的角色创意设计进行分析与探索,形成清晰的产业定位,进而作出一系列产业化开发构想。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通过走村串户,熟悉环境,访问池州当地傩戏传承人等,搜集了大量的图片与文字资料,并通过综合对比国内外优秀动漫作品,深层次地挖掘池州傩戏的文化价值与艺术内涵,提炼其中之精华,从而探究池州傩戏与动漫创意产业的关联性和融合性,做到取长补短,使二者融会贯通。用现代动漫手段对古老的池州傩戏进行产业化开发,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本课题选用了大量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对池州傩戏中的动漫元素及其角色创意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并结合傩戏本身以及傩戏之乡所处的地理位置,对开发傩戏及其相关产业的可行性,作了充分论证。一方面,用动漫手段开发池州傩戏,不仅可以引起青少年群体对池州傩戏的广泛兴趣,树立池州的品牌形象。还可以通过动漫衍生产品的开发,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使其走进现代生活,并得到传承和推广。另一方面,在让池州傩戏与现代生活相融合,便于现代人知晓、理解、接受的同时,也为中国动漫注入了新的设计理念,以形成自己独特的魅力。对于现代动漫而言,更不失为一次大胆的尝试和绝佳的机会。这是笔者对本课题研究的创新性见解。本课题的重点是通过对池州傩戏的调查研究,设计出富含傩戏精髓的动漫角色,进而对其进行产业化开发。计划主要从形象宣传类、服饰品类、地方土特产品包装类与旅游纪念品类四个方向进行产业化开发探索。当以傩戏为轴心的旅游市场形成以后,与之相关的产业及产品的开发,便成了当务之急。因此,就如何开发上述四大类产品,本论文紧扣池州傩戏的核心要素,借鉴国内外动漫产品的成功案例,从产品的选材、造型、色彩、工艺以及产品的实用性、观赏性、娱乐性、纪念性等各个方面,作了深层次、全方位剖析,提出了便于实施的可行性构想。这些构想既突出了池州傩戏动漫角色造型的特点,又兼顾了不同年龄层次受众的消费需求和市场导向。在表现手法上,力求突破单纯停留在艺术品上,或者只管市场而忽视创意的单一开发模式,把艺术、创意、市场融为一体。继而探索出一条以池州傩戏为原型的动漫创意产业链,在发展地方旅游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为我国动漫创意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定湘;傩戏及其旅游开发初探[J];艺术教育;2005年03期
2 孙文辉;;流传分布广泛的傩戏[J];学习导报;2005年12期
3 王月明;;湖南傩戏艺术初探[J];戏剧文学;2009年02期
4 罗艳玲;;双峰傩戏从绝技到绝迹的人类学研究[J];学园;2009年01期
5 谭景元;;浅谈黔东铜仁地区傩戏的音乐风格[J];铜仁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刘祯;;傩戏的艺术形态与形成新探[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7 庹修明;;贵州傩戏文化[J];教育文化论坛;2010年03期
8 刘怀堂;;傩戏与戏傩——“傩戏学”视野下的“傩戏”界说问题[J];文化遗产;2011年01期
9 朱燕;任靖宇;;和谐与超越的仪式展演——固义傩戏的个案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田红云;;傩戏的神话行为叙事探析——以湘西傩戏为例[J];思想战线;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中国傩戏学研究会[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覃敬念;;浅议傩戏原始宗教基因的流布与革新[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寒声;;从三晋傩戏看中原傩戏的流变[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C];1994年
4 任光伟;;黔东北傩仪傩戏探微——从德江仪式傩戏《钟馗斩鬼》谈起[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郑扬;;武安固义傩戏的旅游利用探析[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6 宋天芬;;傩仪舞蹈与傩戏舞蹈的特色及区别[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7 喻帮林;;傩戏与铜仁旅游[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杨涛;;源远流长之思州傩戏傩技[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9 吴声;;新晃侗族傩戏[A];中国演员(2010年第5期总第17期)[C];2010年
10 汪泉恩;;贵州道真傩戏[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庹乐;薪火相传的傩戏人生[N];张家界日报;2010年
2 通讯员 蒋仁义 刘海斌;临武庄稼人参加傩戏国际学术研讨会[N];郴州日报;2011年
3 李为 黄柏权;傩戏艺术当代变迁的德江样本[N];中国民族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隗瑞艳 刘茜;加强傩戏传承和保护[N];中国文化报;2013年
5 林寒;临武傩戏意蕴深厚[N];光明日报;2013年
6 庹修明;贵州傩戏类型暨生态环境[N];中国民族报;2003年
7 陈勇;夜访傩戏“活化石”[N];中国民族报;2005年
8 陈勇;阆中要为傩戏申报世界遗产[N];南充日报;2005年
9 陈勇;阆中傩戏[N];四川日报;2005年
10 陈勇;川北阆中 傩戏探“根”[N];西部时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婷;辰州傩戏的传承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2 贾楠;武安傩戏艺术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6年
3 文莉;符号学视域下的湘西土家族傩戏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4 吴晴;动漫角色创意与产业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6年
5 龙敏;湖南新晃侗傩“咚咚推”的内涵与传承[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6 李淑晖;仪式观视角下高椅村傩戏“杠菩萨”的传播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7 吕媛媛;傩戏服装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结合的探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8 江珂;湘西傩戏音乐的艺术审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雯婷;能乐中的“神戏”与中国傩戏的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10 杨福梅;贵州省纳雍县穿青人傩戏的社会教育传承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28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1328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