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韩国动漫产业发展环境构建研究
本文选题:动漫产业 切入点:文化产业 出处:《东岳论丛》2012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世界范围内动漫与新媒体加速融合的趋势下,韩国动漫产业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动漫产业强国的地位,这得益于韩国政府营造的适宜新媒体时代动漫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韩国政府通过完善管理机制、进行产业定位和规划、健全法律法规、出台规范性和奖励性政策等来建设积极的政策环境;通过创新投融资体系、加快网络基础设施普及、推动产业集群形成、搭建交流合作和贸易平台、建立产业信息服务体系、开拓海外市场等来培育成熟的市场环境;通过转变国民认识偏见、提升产业形象、宣传动漫文化等来营造健康的舆论环境。产业发展环境的成功构建得益于政府在其中发挥的主导作用。
[Abstract]:In the worldwide trend of accelerated integration of animation and new media, the Korean animation industry has maintained a good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and animation industry status as a power. This is due to the favorable environment created by the Korean gover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tion industry in the new media era. The Korean government has improved its management mechanism, carried out industrial positioning and planning, and perfec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establish a positive policy environment by introducing normative and incentive policies, by innovating th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system, speeding up the popularization of network infrastructure,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s, setting up exchange, cooperation and trade platforms, and establishing industrial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s, To cultivate a mature market environment by opening up overseas markets, and to promote the image of the industry by changing the prejudice of the people, Publicity animation culture to create a healthy public opinion environment. The successful construction of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benefits from the government's leading role in it.
【作者单位】: 山东轻工业学院艺术学院;
【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新媒体时代山东动漫产业发展策略研究”(11DJJJ12) 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济南市动漫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策略研究”(12DGH0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131.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益波;;韩国文化产业的崛起及对中国的启示[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黄鹏;;“速度改变生活”与科技引领发展[J];发展研究;2009年12期
3 乔国娜;李英明;;为动漫产业发展营造浓厚的动漫文化氛围[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元方;杨海成;杨凌;;国外企业孵化器的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12期
5 张惠萍;;孵化器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定位[J];经济论坛;2006年24期
6 杜娟;;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J];软件导刊;2008年06期
7 刘云松;陈娟娟;;从韩国文化产业现状看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J];四川戏剧;2010年05期
8 樊晓娜;袁野;;韩国文化产业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08期
9 贺艳;;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新视野;2010年06期
10 肖宁;;游戏设计人才的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刘瑾;[N];中国文化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耿蕊;中国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潘夏霖;构建实现社会公正的政府主导模式[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2 胡敏;三辰集团构建动漫产业链的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何一飞;中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淑芳;牟艳芳;韩明杰;;动漫产业集聚发展机理探析[J];北方经济;2011年14期
2 邓若伊;于优娟;;动漫产业研究的新开拓——评谭玲、殷俊近著《动漫产业》[J];今传媒;2007年12期
3 龙洋;;浅谈动画的跨文化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J];今传媒;2010年12期
4 叶蓉芳;;细节决定成败——浅谈动漫衍生产品开发中的设计细节[J];包装世界;2010年05期
5 徐志丽;;高职院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能力培养方案探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张娟;;四川动画产业落后的现状和原因[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李月起;;地域文化对重庆动漫产业发展作用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卢禹霞;;新晋本科院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18期
9 朱祺;;中日动漫产业运营机制比较研究[J];当代经济;2008年10期
10 何建平;;深港两地动漫产业合作模式探讨[J];当代电影;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夏雪;;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单江;;加强原创性,,完善产业链——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之我见[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唐艺;周伟;;3G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手机动漫产业发展初探[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4 汪少明;童保红;;中国动画政策、法规之思考[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夏雪;;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点点;跨媒介时代的文化产业[D];北京大学;2011年
2 李雷霆;农业企业孵化器运行机制及效用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徐金龙;从资源到资本[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晨;文化生态的衍变与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5 向泽映;重庆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模式及分区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邓文华;海峡两岸数字艺术产业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王三炼;传播生态学视阈中的中国动漫产业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赵小波;欧洲动画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陈桓辉;文化强省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10 耿蕊;中国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冬娟;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体育动画片的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杨彩英;基于MAXScript的海洋动漫制作插件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倪若拙;我国动漫产品开发策略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郭峰;计算机二维动画变形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郝福刚;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企业孵化器知识服务能力建模与仿真[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晓霞;动漫产业与衍生产品开发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韩瑜;论中国文化贸易的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曹红平;天津市动漫产品的市场推广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9 孔德琛;中国动漫产业的文化营销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段钧锴;动漫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花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结构和战略重点[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康小明,向勇;产业集群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王发明;周颖;殷鸣;;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我国地方产业集群风险研究——以浙江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为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史征;;动漫产业产业链构建与创新[J];北方经济;2008年03期
5 杨吉华;;我国文化产业园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董金菊;;韩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及其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2期
7 ;他山之石:析美日韩动漫产业模式[J];出版广角;2005年08期
8 楼文高;孟祥辉;姜丽;;我国动漫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上)[J];出版与印刷;2008年02期
9 贾生华;杨菊萍;;产业集群演进中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研究综述[J];产业经济评论;2007年01期
10 陈继海,唐翌;中国产业集聚模式的动态考察[J];当代财经;2003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伊志友;[N];中国文化报;2004年
2 颜婧;[N];民营经济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苏锋;动画产品国际贸易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2 李涛;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郑洪涛;基于区域视角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4 褚劲风;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三炼;传播生态学视阈中的中国动漫产业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赵小波;欧洲动画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李津;基于隐性需求的动漫品牌资产形成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8 廖蔚雯;中国原创动漫产业集群成长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靳玉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芳;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罗佳;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吴霞;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覃雯;长沙动漫产业发展的市场策略及政府政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6 李萍萍;地理空间关系下的上海动漫产业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洁;胡娟;;江西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J];电影评介;2008年21期
2 张鹏;;谈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优势[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张诗婷;;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策略[J];现代视听;2010年10期
4 谭玲;;涵养动漫文化之“水”,畅行动漫产业之“舟”[J];新闻世界;2010年02期
5 普耘;;西部动漫产业发展现状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0年15期
6 张鹏;;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2010年05期
7 毕兰兰;;电脑动画后期制作课程改革浅析[J];福建电脑;2011年03期
8 李月起;;地域文化对重庆动漫产业发展作用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杜娟;;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J];软件导刊;2008年06期
10 蒋林;;韩国文化产业多点开花 积极开拓新市场[J];文化月刊;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文振;;韩国文化“立国战略”对中国的启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2 关莉丽;;文化产业背景下的高校文化与艺术教育[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3 徐建平;杨庆华;张玉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赵允福;;我国文化产业的定位及发展模式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5 刘晓宁;;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现状、优势及策略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6 刘秀华;;我国文化产业和谐发展的路径探讨[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7 陈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8 王立岩;;文化产业新型融资模式构建的思路与探讨[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9 吕在;杨建生;;从精神态文化到物质态产业——兼论艺术之于文化产业的价值[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冠群;;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壮大服务经济[A];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2010-2011)[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钱飞鸣;裴勇俊给我们上了宝贵一课[N];深圳商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陈竞;传统出版业:革命还是被革命?[N];文学报;2009年
3 唐昀;《大长今》:再创韩剧出口佳绩[N];中国文化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乔申颖 李丹;文化企业融资上市迈开新步伐[N];经济日报;2010年
5 记者 葛洪才;深圳战略:向文化产业大转向[N];中国改革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魏晓霞;发展文化产业意义深远[N];中国旅游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朱文伟;文化产业:展览航母由此启航[N];中国贸易报;2005年
8 韩宗树 邹文锋;岳阳文化产业突围记[N];中国文化报;2005年
9 向勇;文化产业学科建设构想[N];中国文化报;2005年
10 马相武 ;文化产业的走出去战略[N];中国文化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三炼;传播生态学视阈中的中国动漫产业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沈强;日韩文化产业发展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廖蔚雯;中国原创动漫产业集群成长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周斌;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黄斌;文化发展转型与国家的作用[D];暨南大学;2001年
6 戴世双;韩国政府统一政策史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7 向泽映;重庆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模式及分区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欧培彬;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冯潮华;文化产业若干重要关系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晓刚;文化体制改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威;韩国文化产业发展探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李玉华;文化外交与中韩关系中的文化因素[D];暨南大学;2006年
3 施永红;产业融合理论视角下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威;意义解读的错位与断裂—山寨文化的“生产—消费”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金禅智;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李正凯;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战略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7 刘丽华;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素质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袁炯;文化创新体系的内涵研究及文化制度创新的制度选择[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9 周琴;文化产业国际分工背景下的文化同质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熊小芳;河南省文化产业效率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08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1608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