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动漫艺术论文 >

中国动画受众审美心理分析——以《功夫熊猫2》票房火爆为例

发布时间:2018-03-16 01:33

  本文选题:功夫熊猫 切入点:审美心理 出处:《新闻界》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功夫熊猫2》的票房十分火爆,相比同档期的国内动画电影要强出很多。本文主要从《功夫熊猫2》出发对中国动画受众的审美心理进行探索分析。不难看出,中国的动漫受众对于中国元素有着情有独钟的感情,再反观国内的动漫电影,虽然想要融入自己的传统文化元素,但是却不能够灵活运用,最后就很难让自己的动漫电影卖座。
[Abstract]:The box office of Kung Fu Panda 2 is very popular, which is much stronger than the domestic animation films of the same grade. This article mainly explores and analyzes the aesthetic psychology of the Chinese animation audience from "Kung Fu Panda 2". It is not difficult to see that, China's animation audience has a special affection for Chinese elements, and then look at the domestic animation film, although want to integrate their own traditional cultural elements, but can not be flexible use, it is difficult to make their own animation movie hit.
【作者单位】: 四川文理学院美术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规划基金项目“动漫受众研究”(编号:10YJA760066)的阶段性成果和“我国大众文化消费结构研究”(编号:12YJA76003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95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何丽;张秋艳;;寻找灵魂自由的栖息之地——简评德国动画片《重返戈雅城》[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彭骄雪;;动画电影的艺术特性及其对当前中国动画电影创作的启示[J];戏剧艺术;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龚琦芳;徐进波;;中国动画角色设计民族化的几点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涛;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汤莉萍;视听媒体新变革[D];四川大学;2007年

3 谭玲;网络:电视批评立体生态构建者[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吉萍;吉祥物的动态化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石虹;动画片中的影视性[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刘畅;影视动画创作[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朱志宇;从受众心理探析电视纪录片的创作[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王莉;色彩:灵动绝妙的意象[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廖娟娟;从漫画到动画的艺术创作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袁媛;对情景喜剧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陆文丽;论电影接受中的黑屋子效应[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郭慧;电视媒体与农村受众的良性互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立荣;“粉丝”受众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玲;;动作影片的审美心理探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刘健;;中西方古典悲剧的审美差异[J];艺术探索;2007年S1期

3 丁卯;谢芬校;;浅谈影视动画的视觉形象审美[J];电影文学;2008年15期

4 张泽兵;王琦;;《功夫熊猫》叙述结构分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陈国华;;豫剧观众的审美需求探究[J];戏剧文学;2009年04期

6 吴枝兵;;韩剧热播与中国大陆受众审美心理探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7 武江红;朱斌;;从二人转看俗文艺的审美心理及价值体现[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马越江;;审美心理对电视艺术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1年06期

9 武江红;;从二人转看俗文艺的审美心理及价值体现[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杨青芝;;红色经典的“红色”要素——兼论红色经典改编与新创的一些基本尺度[J];电影文学;2007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明;周越;;动画之梦幻饕餮——动画片审美主动性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端木复;儿童剧创作要尊重孩子审美心理[N];解放日报;2008年

2 何中兴 王秀梅;戏曲与农民审美心理[N];中国文化报;2001年

3 刘继纯;“第六代”电影人的市场突围[N];北京日报;2005年

4 杨胜生;越剧:单演乎?合演乎?[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樊苏华 齐殿斌 张国涛 徐晓蕾;是迎合还是引导?[N];文艺报;2006年

6 蒋信伟;“野蛮文化”背后的心理缺失[N];中国文化报;2006年

7 郑立华;变脸泄密是难得的机会[N];中国商报;2006年

8 ;百年中国电影的三次道德转型[N];解放日报;2005年

9 薛晋文;名著重拍热的冷思考[N];人民日报;2010年

10 徐蓉蓉;《贬官记》叫好又叫座[N];中国文化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石秋仙;论中国早期电影与文学的互动关系[D];山东大学;2005年

2 袁洁玲;探源动画之“魅”[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小磊;作为类型化存在的中国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审美意识探析[D];山东大学;2005年

2 李丹丹;无厘头电影的审美文化解析[D];山东大学;2008年

3 敖玉楣;动漫艺术与中学生审美心理的建构[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4 曹经寰;日剧中的文化元素与受众审美心理的应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钱才芙;电影:在“观众”与“艺术”之间[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润润;当下动画艺术的兴盛与儿童审美心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邱晓怡;守望精神家园[D];南昌大学;2007年

8 黄雪;华县皮影的艺术精神[D];西安美术学院;2005年

9 孙莺;中日近世戏剧女角服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韦映;现代传媒环境下的中国当代电视文化现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6177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16177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7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