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动漫艺术论文 >

江苏高职院校动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特点分析

发布时间:2016-12-18 08:02

  本文关键词:关于我国高等动漫教育发展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京艺术学院》 2012年

江苏高职院校动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特点分析

查筱菲  

【摘要】:本文研究重点是高职院校动画专业的工作室教学模式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的教学的创新性的特点分析。高职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教育,就目前而言,主要指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专科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这是高职教育的独特性。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职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培养方式使社会服务与学校教育联姻,使“学习”和“实战”相结合,使学生切身地融入到社会的现实需要中去,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教学理论和实践脱节的弊端。 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应企业人才实际需求状况而产生的,并按照企业部门和学校的安排组织实施的、交替进行课堂教学和企业实际操作培训的教育模式、这也是高职教育区别于一般学术型高等教育的核心特点。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218.7-4;G712.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雷宇;;关于我国高等动漫教育发展的思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郝大欣;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育[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3 闫亚军;施俊;;高职动画专业现状及建设思路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4 陈伟国;;浅析日本高职教育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6年03期

5 朱英双;;日本高职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理论界;2007年10期

6 李丽红;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体系新探[J];美术研究;2005年03期

7 饶晶;王娟;;浅谈高职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年05期

8 曾丹;蔡友;;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艺海;2007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淑姣;动画艺术教育的特殊性[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庞瑾;高职院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分析与对策[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3 魏砚雨;江苏高职教育中影视动画专业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文旗;;《语文教学论》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2期

2 曹小玲;程琳;沈诗佳;;构建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黄石卫;中小学素质教育与主要心理素质培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闫亚军;;高职动漫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5 邓一丁;詹先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发展之探索[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孙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矫正策略[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林杏花;;高职校园文化的定位及其构建[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林玉霞;黄艳云;;大学英语课程“生态失衡”的调查及对策——教学内容应与教学对象保持动态平衡[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刘美丽,刘春生;中等职业学校参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的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0期

10 陈鸿昌;张海英;;农业学校对推动农业推广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慧妍;贾宁;;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网络平台的设计与研制[A];北京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年会优秀论文[C];2011年

2 马文华;王海鹰;;中等职业教育对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研究[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韩清瑞;姚加惠;;建国初私立高校转为公立高校的必然性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龚琦芳;徐进波;;中国动画角色设计民族化的几点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何晓佑;;信息时代工业设计教育发展走向分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林福才;;校本教研的基本理论思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7 雷小生;;用改革发展的眼光审视高校育人理念的嬗变[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8 张田田;;中国动画缘何“失语”——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中国动画发展策略[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9 刘玲;姚静;;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创新教育[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10 李同泉;;烟草行业网络远程培训的实践与思考[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集(下)[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萍;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特征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6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权;当代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师东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樊亚峤;儒家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迪;篮球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开发[D];河北大学;2007年

2 许翠冉;黑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Ⅰ课程实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海雷;历史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人格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杨;研究性学习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岩;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改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严艳琳;高中新课程四要素耦合评价的探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刘珅;中国、越南、新加坡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彭淑媛;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叶小小;当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困境与对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王宇;设计管理:设计公司提升商业价值的管理之道[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岳;王坤坤;;第五届动漫节·动漫教育论坛纪要[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陈晓燕;对办好高职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方丽;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06期

4 郝大欣;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育[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5 吴灿;对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探讨[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李建求;深圳产业结构调整与高职教育的发展对策[J];教育与经济;2003年03期

7 陈伟国;;浅析日本高职教育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6年03期

8 朱英双;;日本高职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理论界;2007年10期

9 严顺;;从动漫产业看动漫教育发展方向[J];美术大观;2007年03期

10 滕守尧;艺术教育与生态[J];美术观察;2003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淑姣;动画艺术教育的特殊性[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松;;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大众文艺;2010年18期

2 吴继琴;;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策略初探[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7年11期

3 陆玉娥;;高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11期

4 柳丽;陶珍利;张炜彬;;对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07年24期

5 林艺芳;;和谐社会视野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公平问题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6 郭颖;;社区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第三课堂[J];大家;2011年08期

7 陈柳悦;梁奇峰;;关于高职英语实训教学的思考[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年06期

8 周毅;;创新教学模式深化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舒江;;浅谈高职院校室内设计创新教学[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12期

10 袁媛;;浅议高职院校中艺术设计教育特点[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伟;;关于两年制高职教学改革的思考[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2 陆亚维;;高职院校提高教师“双师”素质的探索[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3 周荣华;;刍议校企合作办学[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陈树才;;关于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讨论[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宋士福;;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新思考[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肖川;;设立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特区构想——以海峡两岸高职院校的合作办学为主要特色和途径[A];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集萃[C];2009年

7 李晓军;黄克孝;;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马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动力机制研究[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郭贺彬;衣芳;;谈高职文化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许华春;;以育人为中心 努力提高民办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彦;[N];黑龙江日报;2009年

2 陈红英;[N];中国人事报;2005年

3 记者 赖红英;[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文福华;[N];湖南日报;2009年

5 米小燕 记者 陈磊;[N];重庆日报;2008年

6 张秀霞 吴洪林;[N];消费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谢苗枫;[N];南方日报;2005年

8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狄保荣 潘婷婷;[N];中国旅游报;2010年

9 记者 秦小艳 通讯员 韩树林 杨东铭;[N];深圳特区报;2009年

10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曾淑琴;[N];汕头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小云;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季缃绮;企业集团与集团高职院校协同发展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侯长林;技术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D];西南大学;2011年

4 王宇轩;高职院校的融资结构与办学效率[D];山东大学;2010年

5 邓宏宝;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辅导课程开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建鲲;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群论[D];天津大学;2010年

7 倪筱琴;林业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张衡;集体行动与秩序生成[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张宇;基于利益主体选择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咏梅;高等职业院校品牌塑造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2 王嘉禄;山西省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3 崔涛;山东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小军;江苏省独立设置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蒋友琴;广西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拥华;新时期我国高职院校管理特色的创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任铁争;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目标构建与实现途径创新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祝平;高职院校精神培育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淑娥;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索[D];厦门大学;2007年

10 尹国华;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关于我国高等动漫教育发展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84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2184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5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