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动漫艺术论文 >

高职计算机动漫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发布时间:2018-10-30 18:35
【摘要】:分析了计算机动漫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高职计算机动漫人才培养策略。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法,对高职计算机动漫人才培养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应从课程设置、师资培训和学生培养策略,探索计算机动漫人才培养模式;高职计算机动漫专业,应在有限学时内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使动漫专业教育达到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faced by computer animation talents training,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training strategy of computer animation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alysis, investigatio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training of computer animation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deeply analyzed. It is suggested tha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explore the training mode of computer animation talents from the aspects of curriculum, teacher training and student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animation specialty, we should make the education of animation specialty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alent quality training through reasonable course setting and teaching mode within the limited school hours.
【作者单位】: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信息系;
【基金】:“服务江苏智慧城市的高职院校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建设标准研究”(D/2015/03/058)
【分类号】:TP3-4;G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吴红;;动漫产业人才培养问题初探[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奎;陈唯;;高职动漫专业教学现状初探[J];成才之路;2010年07期

2 吴宜阗;;我国动漫教育研究现状综述[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陈远_";;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对策[J];才智;2014年07期

4 吴莺;赵凌云;;浅谈动画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5 王继水;吴荣;张一俊;;面向动漫及衍生品产业链的高职人才培养体系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1年22期

6 杨茵;卢宝寅;;浅议动画片在动漫产业链中的特殊效应[J];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09期

7 夏超群;邹琦;;基于“工作流程”的动漫专业课程改革探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8期

8 于旭蕾;;加强高职院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建设的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08年12期

9 刘焕兰;;中职计算机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28期

10 朱雪宁;;我国信息资源产业人才短缺问题的对策[J];情报科学;2009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江伟;中国动漫产品生命周期延伸探析[D];湖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蒋建国;;提高原创能力 壮大动漫产业——湖南动漫产业调查[J];求是;2006年1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J];机械职业教育;2000年12期

2 龚志伟;知识经济与人才培养[J];教育与经济;2000年04期

3 刘峗,杨秀军,黄远友;论人才培养与素质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安松叶,宁耀斌;大学要不断校正人才培养的方向[J];科技·人才·市场;2000年06期

5 徐天申;小议《关于人才与人才培养的断想》[J];思维与智慧;2000年05期

6 杨晓明,孟繁有;论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J];石油教育;2000年10期

7 施春华;论创新人才培养[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8 王元丰;创新人才培养的几个关键问题[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0年01期

9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郑雅萍;;素质教育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高教与经济;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东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铁璐;李学军;;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施体会[A];第八次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2年

3 周玲;王诗龙;;政府、社会与高校人才培养互动机制构建研究[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4 欧阳建平;徐绍红;侯志军;;地质类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A];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历史经验与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郑勇;刘凤然;马秀坤;;大学生科技活动在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探索[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丰硕;;我国行业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汪一鸣;赵鹤鸣;杨德生;;政府搭桥,校企合作,走出一条人才培养的新路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徐平原;;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潘瑞芳;;浅谈基于“六西格玛”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策略[A];第11届海峡两岸信息管理发展策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慧;;西部开发为云南高校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A];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 陈彬;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N];法制日报;2009年

2 记者 李皓 通讯员 胡文锋;农发行加强重点人才培养工作[N];粮油市场报;2010年

3 淮海工学院教育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吴明忠;协同创新必须和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深度融合[N];中国教育报;2013年

4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海闻;创新人才培养卡在哪儿[N];光明日报;2013年

5 记者 范珉菲;高层次医卫人才培养考核新模式推出[N];山西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刘溟;端正对金融衍生品的态度 着力加强人才培养[N];经济日报;2014年

7 记者 柳黎明;加强人才培养师资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地方能力[N];黑河日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江尧瑞;抓住师资,,就抓住了人才培养的“牛鼻子”[N];光明日报;2014年

9 浙江省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徐亦平;产教融合下的人才培养[N];光明日报;2014年

10 张久雷 记者 一丁;以人才培养促进生产力发展[N];遵义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浩;基于知识联盟的政产学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张炜;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李晓军;本科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肖鹏燕;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非均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9 黄水林;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10 董垌希;中外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比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益东;基于课题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郭铭扬;就业视角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3 张燕娜;河南省桥牌基地人才培养动力机制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巩俊婷;浙江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考察与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5 赵欣;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创新工程应用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6 戴敏;GE公司零售高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7 孙会明;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刘昊;我国小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宗成;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管理仪表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金永存;基于“163模式”的机械加工类一线技术人才培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008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23008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7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