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动漫艺术论文 >

文化安全视阈下外来动漫的影响与应对

发布时间:2018-11-15 21:50
【摘要】:从建设新闻出版强国和文化安全的角度分析,动漫呈现出针对性强、隐蔽性强、休闲性强、艺术性强的特点,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各国动漫产业之间的竞争在深层次是不同文化的交锋,外来动漫产品长期垄断我国的动漫市场,影响了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异域文化的冲击。为确保我国传统文化能够牢固占领启蒙教育阵地,政府应继续加强对外来动漫产品的管制和对我国动漫产业的扶持,着力打造一支动漫产业生力军,助力新闻出版强国建设。
[Abstrac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building a powerful news and publishing country and cultural security, anima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pertinence, strong concealment, strong leisure, strong art and powerful influence.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animation industry of various countries is the confrontation of different cultures deeply. The foreign animation products monopolize the animation market of our country for a long time, which has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imation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our country has also been impacted by the foreign culture.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our traditional culture can firmly occupy the position of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control of foreign animation products and support the animation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and strive to create a new force of animation industry to help the construction of a powerful news and publishing country.
【作者单位】: 石家庄铁道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出版杂志社;
【分类号】:G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娟;李月敏;;日本动漫文化输出战略[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刘文清;;动漫高端人才教育研究——关于动漫人才培养目标的探索与思考[J];新闻界;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笑;;浅谈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王平;;浅析当下时尚文化中的反迷思现象[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3 郝力;;浅析日语借词“控”[J];华章;2009年20期

4 刘真;;由日本动漫在中国的兴盛引发的思考[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平锋;;壮族歌咏文化与壮民族的族群认同[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04期

6 武铁传;;危机与出路:文化全球化时代的民族精神[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童萍;;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样性[J];黄山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徐庆文;;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邹梅;;刍议地方性综合院校动漫教育的发展[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10 郭爽;王盛;;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J];机电技术;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邢红梅;谢士法;;外来动漫与我国文化安全[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胡显章;袁本涛;;大学文化建设是大学战略规划的重要环节[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鉴修;文化软实力与党的对外宣传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杜开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陆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中国多元文化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三强;“变相”之美[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曲慧敏;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付秀荣;和谐多样:当代中国的文化选择[D];吉林大学;2005年

8 张春姣;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文化批判[D];黑龙江大学;2004年

9 张贞;中国大众文化之“日常生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魏海香;论作为现象、进程与趋势的文化全球化[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玲;文化全球化影响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现状及发展之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敏;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异化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杨程;文化视域下的我国网络阅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周婷婷;西风东渐与都市主流服饰文化变迁(1898-1927)[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光飞;真实感角色的创建与应用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振东;新世纪中国军事题材电视剧探析[D];南昌大学;2010年

7 沈卉;互联网时代下“山寨”视频短剧考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雷;信息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黎;文化交流四要素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叶常青;日本动漫产业国际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余凯,洪成文,丁邦平,施晓光;面向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述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2 徐渭;;哈哈镜中的重重魅影——对部分日本动漫的一种文化考察[J];书屋;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达;;新世纪我国文化安全问题探析[J];理论研究;2006年05期

2 许琳;白文丽;;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文化安全的影响[J];学理论;2011年12期

3 谢金森;新时期我国文化安全的理性思考[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学术信息[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林俐达;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广告传播文化安全问题[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叶金宝;;文化安全[J];文化学刊;2009年01期

7 杨世生;张育贤;;维护中国文化安全的战略思考[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肖庆;李朝阳;;中国影视的文化安全问题[J];电影艺术;2007年02期

9 陈烁,张爱胜;全球化与西部民族地区的文化安全[J];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03期

10 单泽润;关注文化安全维护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J];民主;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邢红梅;谢士法;;外来动漫与我国文化安全[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李秀云;;我国文化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3 付宝华;;城市主题文化是城市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A];城市安全:首都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C];2010年

4 王勤明;刘西山;;从战略高度维护军队文化安全[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5 董中锋;;论数字化时代中国的出版文化安全[A];中国编辑研究(2009)[C];2010年

6 由亚男;;试论旅游业与民族地区文化安全[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卓成霞;;我国文化安全语境下的文化产业竞争力[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8 吴志雄;;中国传统文化对逻辑的兼容与拒斥[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9 翁春萌;;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现代标志设计中的探讨[A];2005年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湖北专集)[C];2005年

10 赵波;;关公“忠、义、仁、勇”精神与中华“大一统”思想[A];2006中国山西·关公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郭瑞宏;《国家文化安全论》唤起公众关注文化安全[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2 刘忠德;学理背后的忧患情怀[N];中华新闻报;2006年

3 郑岚岚邋刘义雄;确保奥运期间文化安全[N];湛江日报;2008年

4 魏国栋;重读墨家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首席记者 高扬;支持文物普查 保护文化遗产[N];牡丹江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赖名芳;筑建千里长堤 确保文化安全[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7 霍山客;发展旅游与文化安全[N];闽东日报;2005年

8 慕渝;创新:文化安全的中国语境[N];中国文化报;2006年

9 记者 刘千圣;突出重点 周密安排 狠抓落实[N];新疆日报(汉);2009年

10 魏鹏举;文化安全:仅仅防御是行不通的[N];经济参考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晓东;加拿大: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安全[D];复旦大学;2004年

2 包仕国;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安全的衍进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贺萍;西部大开发与新疆多元民族文化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曲文波;中国文化安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5 孔令顺;中国电视的文化责任问题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6 李莉;中国传统松柏文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7 张春姣;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文化批判[D];黑龙江大学;2004年

8 薛文礼;中国传统药业史论[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9 毛兵;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修辞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10 吴天智;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中的和谐观念及其当代转换[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贺新;和谐社会下的文化安全战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孟广磊;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安全与我国的文化发展战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张晓梅;我国文化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4 赵蕾;全球化时代我国文化安全问题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5 邱旭冉;和谐世界构建中影响我国文化安全的因素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2年

6 王晓晓;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文化安全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7 石玉威;中国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8 蔡彻;全球化条件下传统文化安全的法律保障[D];复旦大学;2011年

9 贾美美;文化安全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隋保香;非传统安全视野下中国文化安全保障机制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344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23344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c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