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动漫艺术论文 >

新媒体时代艺术的审美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4 12:14

  本文关键词:新媒体时代艺术的审美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今时代媒体的变革使得人类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类文化的传播从传统的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走向了基于互联网技术、3G手机通讯、数字技术的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移动传媒等全新的传播方式。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碰撞融合使得传统的艺术创作与传播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其审美性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出现了诸如虚拟性、交互性、非线性、碎片式等等审美特征。以动画艺术为例,传统的动画艺术与新媒体的耦合构成了一种新的动画艺术美学范式:它既有对传统动漫的更新和利用,更有对传统动漫的扩展与超越,其背后的发展动因是技术与艺术之间相互促进转化以及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碰撞,契合了当今消费社会、景观社会,审美经济等多学科文化理论。在新媒体时代,动画艺术的传播平台从传统的电影、电视平台拓展到了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平台,与此同时动画的精度和准度有所突破,产生了不同于传统影视动画的全新的审美效果,动画艺术也具有了审美趣味世俗化、审美接受的娱乐化,审美表现的技术化、审美叙事的非线性化、审美感兴的互动性、审美表征的虚拟化等几个方面。同时在大审美经济与消费社会多元社会背景下,动画所承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碰撞与融汇,以及失衡的文化价值观念的传输成为了当今中国动画产业亟待发展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审美经济环境下,动画产业的文化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泛动画产业格局的形成使得各国加大投入,以期在新一轮的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中创建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与文化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 艺术 动画 审美 泛动画 动画产业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95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7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0-13
  • 1、研究背景10-12
  • 2、研究意义12-13
  • 二 既有相关成果与不足13-15
  • 三 需要解决的问题15
  • 四 研究方法15-17
  • 第一章 技术的产物:新媒体新艺术新动画17-54
  • 第一节 媒体的演变与新媒体的发展17-27
  • 一、媒介与媒体辨析17-19
  • 1、媒介与媒体17-18
  • 2、信息和媒体18-19
  • 二、媒介技术的演变与发展19-22
  • 1、前技术时代的媒介发展19-21
  • 2、印刷技术传播阶段21
  • 3、电子媒介传播阶段21-22
  • 4、数字媒介传播阶段22
  • 三、新媒体的相关概念及发展历程22-27
  • 1、新媒体与新媒体时代23-24
  • 2、技术视域下的新媒体的发展历程24-26
  • 3、新媒体的特点与发展现状26-27
  • 第二节 新媒体艺术的产生与发展27-40
  • 一、新媒体艺术的概念与起源28-37
  • 1、新媒体艺术概念28-29
  • 2、技术与现代艺术思潮对新媒体艺术的影响29-37
  • 二、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37-40
  • 1、数字艺术37-38
  • 2、网络艺术与移动艺术38
  • 3、数字影像装置艺术38-39
  • 4、虚拟现实39-40
  • 第三节 动画概念及新媒体时代动画发展变革40-54
  • 一、动画的起源与发展——技术与艺术的共同作用40-45
  • 1、动画艺术的溯源——从原始意象到视觉游戏41-43
  • 2、动画诞生的理论条件与技术条件43-45
  • 3、动画的诞生与技术的完善45
  • 二、新媒体时代动画创作方式与传播方式的变革45-52
  • 1、创作方式的变革46-48
  • 2、传播方式的变革48-52
  • 三、新媒体时代动画艺术的分类52-54
  • 第二章 变化与超越:新媒体时代动画的审美流变54-93
  • 第一节 传统动画艺术的审美特性54-69
  • 一、中国动画艺术的民族审美风格54-60
  • 1、传统文化在中国美术片中的体现57-59
  • 2、民族精神的表达59-60
  • 二、日本动画的美学特点60-65
  • 1、日本动画之美61-63
  • 2、日本动画之魅63-65
  • 三、美国动画中的审美特点65-69
  • 1、美国精神的含义65-66
  • 2、动画艺术中的美国精神与美国梦66-67
  • 3、美国动画艺术的兼容并蓄,为我所用67-69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审美范式的超越69-83
  • 一、动画的非线性化审美70-73
  • 1、叙事非线性化70-71
  • 2、编辑非线性化71-73
  • 二、审美的动态与交互73-75
  • 1、传统动画艺术的审美过程73-74
  • 2、新媒体时代动画审美的动态与互动74-75
  • 三、审美表象的虚拟与真实75-83
  • 1、虚拟76-78
  • 2、真实78-83
  • 第三节 审美趣味的转变83-93
  • 一、大众化83-86
  • 二、娱乐化86-89
  • 1、动画的娱乐性86-87
  • 2、碎片式娱乐87-88
  • 3、娱乐至死88-89
  • 三、审美趣味商业化89-91
  • 1、动画艺术的商业美学90
  • 2、审美趣味商业化对动画创作的影响90-91
  • 四、审美趣味奇观化91-93
  • 第三章 技术与艺术:新媒体时代动画的审美动因93-126
  • 第一节 技术与艺术的思辨93-104
  • 一、技术与艺术的历史渊源93-99
  • 1、“技”与“艺”93-95
  • 2、艺术的自觉与独立95-97
  • 3、技术的概念与发展97-99
  • 二、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99-104
  • 1、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形式99-101
  • 2、艺术观念的创新——机械复制和电子复制101-104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动画的技术属性104-114
  • 一、动画的技术属性104-109
  • 1、动画技术属性的内涵104-107
  • 2、动画技术属性的外延107-109
  • 二、新媒体时代技术对动画的发展的影响109-114
  • 1、技术丰富了动画的艺术表现力109-112
  • 2、技术的负面影响112-114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动画的艺术属性114-126
  • 一、动画的艺术属性114-115
  • 二、动画艺术属性的外延115-118
  • 三、新媒体时代动画艺术属性的发展与走向118-122
  • 1、动画的艺术的二维与三维之争118-120
  • 2、新媒体时代动画艺术属性的重新定位120-122
  • 四、动画艺术属性与技术的辩证关系122-126
  • 1、艺术属性与技术属性的相互作用123-124
  • 2、国产动画在技术与艺术定位的利弊得失124-126
  • 第四章 创造与接受:新媒体动画的审美评价126-161
  • 第一节 创作主体的广泛与创作主题的狭窄——以flash动画为例126-138
  • 一、创作主体的广泛126-130
  • 1、动画创作人群的广泛126-128
  • 2、参与方式的广泛128-129
  • 3、技术背景下创作主体的广泛的原因129-130
  • 二、创作主题的狭窄130-133
  • 1、早期Flash动画的创作主题130-131
  • 2、当下Flash动画创作主题的狭窄与重复131-133
  • 三、Flash动画的双重美学特性——艺术性与游戏性133-136
  • 四、消费社会中Flash动画的发展与局限136-138
  • 第二节 形式主体审美范式的跨文化的与民族文化承载138-149
  • 一、审美范式的跨文化138-144
  • 1、文化138-140
  • 2、跨文化140-142
  • 3、审美范式的跨文化142-144
  • 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沟通144-145
  • 三、民族文化的承载与创新145-148
  • 四、失衡的文化价值观念的传输148-149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动画的审美需求与商业需求149-161
  • 一、艺术动画和商业动画的分流149-151
  • 二、主流动画艺术性与商业性的调和151-152
  • 三、新媒体时代商业需求与艺术审美的表现152-157
  • 四、新媒体时代商业化发展的失控157-161
  • 第五章 现在与未来—经济审美视域中的新媒体动画发展路径161-189
  • 第一节 经济审美化视域下的动画产业161-178
  • 一、经济审美化161-165
  • 1、什么是经济审美化161-162
  • 2、经济审美化的理论发展与实践162-165
  • 二、经济审美视域下的世界动画产业的发展165-178
  • 1、美国动画产业发展165-169
  • 2、欧洲动画产业的发展169-172
  • 3、日韩动画产业的发展172-175
  • 4、中国动画产业发展175-178
  • 三、新媒体时代数字动画产业的发展态势178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动画产业发展路径178-189
  • 一、数字动画发展现状分析179-182
  • 二、新媒体时代动画产业发展路径182-186
  • 1、全局定位182-183
  • 2、内容生产模式183-184
  • 3、传播模式184-186
  • 三、新媒体时代中国动画发展的趋势和走向186-189
  • 总结189-192
  • 参考文献192-198
  • 图片198-200
  • 致谢200

  本文关键词:新媒体时代艺术的审美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5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285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4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