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动漫艺术论文 >

广西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7 08:55
  在侗族中流传着一句古话:"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由此可见侗族木构建筑在侗族文化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除了对侗族文化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外,侗族木构建筑还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从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方式和保护方式出发,针对现有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困难提出策略性建议,并对其创新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包括传播创新、保护创新和应用创新三个方面。 

【文章来源】:建筑与文化. 2019,(10)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1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
    1.1 传承方式与特点
        1.1.1 家族传承
        1.1.2 师徒传承
    1.2 保护方式与特点
        1.2.1 名录式保护
        1.2.2 传承人保护
        1.2.3 资料性保护
        1.2.4 修缮性保护
    1.3 保护困境
2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保护与传承的创新研究
    2.1 传播创新
        2.1.1 纪录片形式
        2.1.2 高校创新基地
        2.1.3 动漫影视传播
    2.2 保护创新(基于BIM技术的侗族木构建筑建构的特点与优势)
    2.3 应用创新
        2.3.1 与现代建筑手段相结合
        2.3.2 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动漫传播路径探索[J]. 徐晨帆.  湖南包装. 2018(01)
[2]湘西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与创新探究[J]. 张赛娟,蒋卫平.  贵州民族研究. 2017(07)
[3]基于BIM技术的“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保护与传承对策[J]. 周巍.  大众科技. 2017(04)
[4]广西侗族木构建筑技艺的传承研究[J]. 罗薇丽,谢劲松.  中华建设. 2016(09)
[5]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保护——以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为例[J]. 赵巧艳.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本文编号:32162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32162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c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