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构建网络与寻求认同:钱谦益的交游与史学

发布时间:2017-10-28 11:10

  本文关键词:构建网络与寻求认同:钱谦益的交游与史学


  更多相关文章: 钱谦益 交游 史学 士人认同


【摘要】:明清之际的“鼎革”、“易代”早已成为学界研究对象,本文拟以贰臣中的代表钱谦益为例,研究从晚明的文化思潮、党争中走出的钱谦益在面对明清易代时内心的抉择、彷徨,将其交游和修史活动作为切入点,从构建网络与寻求认同两方面论述钱谦益在易代为缓解内心焦虑所作的努力和尝试,并进一步从时人的功过是非评价探讨钱谦益晚年的“漂白”行为是否获得了大家乃至自己对“昨日之我”失节行为的谅解。全文共分五部分:绪论为文章的选题缘由、意义及学术史的回顾,将钱谦益放在明清之际的大背景下,从微观层面把握“失节”士人的生存方式、社会交往、价值观念等,进而从侧面把握明末清初的时代脉搏特征。第一章介绍钱谦益的家世、生平及早期修史活动,从知人论世的角度论述钱氏家族传承与个人的生活遭遇,将个人的经历融入时代的潮流中。第二章从钱谦益诗文著作中考证其交游对象主体的变化,早期与嘉定学者的交往,奠定了终其一生崇尚古学、实事求是的学术信仰和推崇气节、经世致用的文风。仕途与东林党友人的交游唱和,在顾宪成带领下,初始东林,随着科举及第踏上仕途,与东林党交游分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恩师座主;第二类是东林死难诸君子;第三类是东林后起之秀。入清后与江南权贵的交游,言词巴结奉承之意读来令人触目惊心。最后是终其一生与佛寺人物的交往,特别是晚年皈依佛门、笺注佛典成了摆脱尴尬身份的一剂良药。第三章论述交游对钱谦益史学活动的影响,在嘉定学者、东林党的影响下钱氏形成了驳难俗学,推崇实学;经经纬史,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此外交游还对其史学活动形式产生影响,钱谦益借墓志、行状、传记以存史实和通过题跋、撰序传播史学主张。第四章寻求认同:钱谦益交游与修史的精神追求。此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交游与身份认同,钱谦益除自怨自艾向世人表达悔恨、自责,从不同角度为自己行为辩解外,还积极通过与不同群体交游,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道德和情感困境,寻求情感认同,以期重构自身的社会网络弥补“失节”造成的身份危机。第二部分为修史与历史认同,主要说明钱谦益通过史学活动进一步明确自己对明朝、明遗民的态度和立场,表示回归明朝和明遗民的意愿。第三部分从钱谦益逝世后时人的评价出发,探讨其晚年的“漂白”行为是否获得了大家乃至自己对“昨日之我”的谅解,并简要予以分析。结语部分主要说明易代后钱谦益通过交游与修史等活动,构建以自己为中心的社会网络,这个网络是他与明遗民、抗清志士等寻求归属感与认同感的社会基础,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反清复明,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钱谦益 交游 史学 士人认同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6.2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绪论12-20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12-13
  • (二) 学术史回顾13-18
  • (三) 研究方法18-19
  • (四) 创新点与难点19-20
  • 第一章 钱谦益的家世生平与早期修史活动20-30
  • 一、钱谦益的家世20-22
  • 二、钱谦益的生平22-27
  • (一) 读书漫游,迥异常人22-23
  • (二) 科举及第,名隶党籍,宦途困厄23-24
  • (三) 明清交替,谄事马阮,大节有亏24-25
  • (四) 入清:反清复明,以诗言志25-27
  • 三、钱谦益早期修史活动27-30
  • 第二章 钱谦益交游考30-44
  • 一、早期与嘉定学者的交往30-32
  • 二、入仕与东林友人的交游唱和32-38
  • 三、入清后与清廷权贵江南大吏的交往38-41
  • 四、佛门人物41-44
  • 第三章 交游对钱谦益史学活动的影响44-51
  • 一、交游对其史学思想的影响44-46
  • (一) 驳难俗学,推崇实学44-45
  • (二) 经经纬史,经世致用45-46
  • 二、交游对史学活动形式的影响46-51
  • (一) 借墓志、行状、传记以存史实46-48
  • (二) 借题跋、撰序发挥史学学术主张48-51
  • 第四章 寻求认同:钱谦益交游与修史的精神追求51-77
  • 一、交游与身份认同53-62
  • (一) 与遗民交游唱和,重塑自身形象53-56
  • (二) 与反清势力联络,渴望反正56-62
  • 二、修史与社会认同62-68
  • (一) 以诗存史,寄托故国哀思62-64
  • (二) 纂修史书,留存一代国史64-66
  • (三) 编撰《列朝诗集》,借诗存人66-68
  • 三、事后功过评定及其原因68-77
  • (一) 死后时人的功过评议69-74
  • (二) 时人“宽容”原因探究74-77
  • 结语77-79
  • 附录:钱谦益主要交游简表79-86
  • 参考文献86-92
  • 致谢92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博;明末清初史学思想的衍变[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孔爱峰;钱谦益《列朝诗集》的编纂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079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1079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8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