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当代喀什维吾尔族女诗人齐曼古丽诗歌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8 14:19

  本文关键词:当代喀什维吾尔族女诗人齐曼古丽诗歌创作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齐曼古丽 诗歌创作 民族传统文化 朦胧诗 意象


【摘要】:齐曼古丽·阿吾提,是当代著名的维吾尔族青年女诗人。在新疆诗坛,她以个性独特、成果丰硕著称。她共发表了六部诗集,其中《其曼古丽诗选》在2008年获得中国少数民族骏马奖。她的诗歌不仅在新疆受到欢迎,还蜚声海外,2011年诗集《维吾尔人的海洋》在哈萨克斯坦付梓出版,并且诗歌通过网络传播到了欧洲法国等地。迄今为止齐曼古丽·阿吾提使用维吾尔语创作诗歌1000余首,但被翻译成汉语的诗歌数量仅有不足20首,因此目前国内外研究她的人很少。目前只有部分维吾尔族学者对她的作品进行过一些评论,如:阿伊斯马在《全球化语境下新世纪维吾尔青年女诗人的诗歌创作》,将齐曼古丽作为新时期年轻女诗人代表举例,但没有进一步展开深入研究。汉语学术界对她的研究寥寥无几。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旨在通过对齐曼古丽·阿吾提诗歌创作的学习,尝试在汉语学术界研究及推介该女诗人及其作品,让更多的人通过了解她的创作,进一步了解维吾尔族当代女诗人的诗歌创作状况和特点,进而吸引更多的学者关注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和研究,以拓宽中国文学研究领域,丰富中国现当代文学宝库,这也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本文运用比较文学中跨学科研究方法,通过文本分析与口头调研相结合,从本人所身处汉文化视角来对齐曼古丽·阿吾提的维吾尔诗歌进行分析,是一个探索性、尝试性研究。该论文结构分为四个部分,即:引言、正文、结论和附录。引言部分,主要是介绍该论文的选题目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资料来源以及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论文的正文部分,是全文的核心部分,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齐曼古丽诗歌创作的生活背景,包括喀什历史文化背景、在历史浸润和民族土壤中齐曼古丽诗歌和她的生平。齐曼古丽·阿吾提作为当代维吾尔文学中的新时期青年作家代表,是维吾尔文学创作中的新生力量,其创作有传统文化的浸润和当今全球化时代的烙印。第二章主要概述了齐曼古丽的诗歌创作背景、内容分类,并结合诗歌分析了诗歌的思想内涵,最后介绍了诗歌艺术表现形式。第三章通过文本分析,总结并指出齐曼古丽·阿吾提的诗歌创作特点,即:地域性、民族性和现代性的统一、传统因素与朦胧诗的结合、意象派的民族化表现。结论部分,对齐曼古丽的创作总体状况和特点做出总结,同时也提出了本人对维吾尔当代女诗人诗歌创作的思考。论文的第四部分为附录部分,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三个针对诗人的访谈,分别是:诗人生平和作品概况、诗人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认识、作者诗歌特点以及采访过程中的合影。另外,在论文的撰写过程,我为了更好地了解齐曼古丽的诗歌,还主动和维族同学一起合作翻译她的诗歌,如:《剪指甲的女孩》、《红夜》等。这对我来说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对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在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齐曼古丽 诗歌创作 民族传统文化 朦胧诗 意象
【学位授予单位】:喀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5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0
  • 引言10-15
  • 第一章 齐曼古丽诗歌创作的生活背景15-22
  • 第一节 喀什维吾尔历史文化15-17
  • 第二节 历史浸润和民族土壤中的齐曼古丽诗歌17-18
  • 第三节 齐曼古丽的生平18-22
  • 第二章 齐曼古丽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22-37
  • 第一节 创作概况22-24
  • 第二节 内容分类24-29
  • 第三节 思想内涵29-31
  • 第四节 艺术表现形式31-37
  • 第三章 齐曼古丽的诗歌创作特点37-53
  • 第一节 民族性、地域性和现代性的统一37-44
  • 第二节 传统因素与朦胧诗的结合44-47
  • 第三节 意象派的民族化表现47-53
  • 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58
  • 附录一 关于齐曼古丽生平和创作概况的访谈58-64
  • 附录二 齐曼古丽对于维吾尔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看法的访谈64-69
  • 附录三 齐曼古丽·阿吾提创作特点的访谈69-74
  • 附录四 本人与齐曼古丽的合影74-75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75-76
  • 致谢76-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华;;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及其可能——论约翰·齐曼的自然主义认识论立场[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缪成长;;默顿与齐曼的科学社会学研究特点比较[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董华;刘敏;;自然语言:齐曼反映科学形象的镜像[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年06期

4 谭文华;;“建构”与“发现”的真实融合——齐曼自然主义视域的科学知识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09期

5 李义天;;地图的隐喻和可信的科学[J];博览群书;2003年05期

6 谭文华;;生活世界、生活世界知识与科学知识——对齐曼“生活世界知识”论说的考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12期

7 吴基民 ,刘芳;齐曼少校[J];中外电视;1987年05期

8 缪成长;;默顿和齐曼的科学观比较[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帕特尼夏·赛勒斯,长金;从失败中学习[J];中国人才;1996年06期

10 帕特尼夏·赛勃斯;广融;;“失败”的价值[J];企业家天地;1996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江泽民电贺恩齐曼德再次当选南非共总书记[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2 郑伟;用人要学会宽容[N];中国石化报;2003年

3 乔远生;赞助的忠告[N];中华读书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茜;当代喀什维吾尔族女诗人齐曼古丽诗歌创作研究[D];喀什大学;2015年

2 董华;论齐曼的自然主义立场[D];内蒙古大学;2004年

3 孙超;约翰·齐曼的科学哲学思想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班瑞钧;后学院科学[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5 张燕;从CUDOS到PLACE[D];内蒙古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086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1086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e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