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诗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8 19:26
本文关键词:黄宗羲诗歌研究
【摘要】:黄宗羲是明清换代之际一位特殊的诗人。他有自己较成体系的诗歌理论,同时也有诗歌成集:《南雷诗历》。明末清初风起云涌的社会现实赋予了他诗歌独特的面貌。他的诗歌触角极为敏锐,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动荡与变换,渗透了他在经历这种巨变过程中的复杂心绪。本文从他的诗歌文本出发,通过对他诗歌背后的精神内涵的关照,挖掘其思想意蕴;结合他的个人经历,考察他诗歌的分期及其特点;对其诗歌文本进行详细注释,以了解他的诗歌特色。黄宗羲本身是一位思想家,有卓越的政见与宽广的历史视野,于是他的诗歌创作也深受他思想的浸润。他对儒家与佛家的态度有明显差异。从其诗歌创作中可看到对杜甫的诗句的大量化用,他的“以诗存史”说是对杜甫“诗史”创作理念的一种继承。对于杜甫诗歌的继承中可见出他对杜甫诗歌以及其人格的认可。而杜甫又是儒家思想理想人格的化身。结合黄宗羲半生的斗争生涯,我们可看出他对于国家的热爱,以及愈挫愈勇的进取精神。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的前半生在对抗阉党与对抗清廷中度过,后半生看到复国无望后开始著述立说,也是典型的儒家的人生态度。综合这种种,他的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旧是不断奋进,积极进取的儒家精神;他的诗歌中大量出现佛语,以及与佛教徒的交游,但他对于“遗民逃禅”的态度又是极为抵制的,这从他的诗歌中也可找到证据。在当时的风云变幻的社会背景下,黄宗羲的创作贴近社会实际,诗歌中有丰富的社会内容。他的诗歌可根据他自身的经历分为三期,每一期有其特殊的特点,反映该时期他特殊的心理状态。正是有了这种种经历,也结合了他自身的性格特点与思想特征,他的诗歌艺术特色明显。他的诗歌有一种力量美,诗歌境界壮大;阻隔美,于残缺中透露出不同状态下的心境特征。这些特点,赋予了黄宗羲诗歌独特的光芒,在明末清初动荡的社会环境中熠熠生辉。
【关键词】:黄宗羲 诗歌 思想内涵 力量美 阻隔美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0
- 引言10-15
- 第一章 黄宗羲的诗歌创作分期及特点15-39
- 1.1 “初锢之为党人”时期的诗歌15
- 1.2 “继指之为游侠”时期的诗歌15-28
- 1.2.1 亡国之恨无绝期16-18
- 1.2.2 抗清之路艰难18-20
- 1.2.3 独立人格之表露20-22
- 1.2.4 “旅人去半”之哀痛22-28
- 1.3 “终厕身于儒林”时期的诗歌28-39
- 1.3.1 儒林初期的诗歌28-32
- 1.3.2 儒林中期的诗歌32-36
- 1.3.3 儒林晚期的诗歌36-39
- 第二章 黄宗羲诗歌对杜甫诗歌的借鉴39-47
- 2.1 黄、杜诗歌中字、词、句对照40-44
- 2.2 黄宗羲对“诗史”说的继承与发展44-45
- 2.3 从诗歌内容与创作技巧看黄诗对杜诗的借鉴45-47
- 第三章 黄宗羲诗歌中的“佛家”痕迹47-52
- 3.1 黄宗羲诗歌中的佛家语汇47-49
- 3.2 从黄诗中看黄宗羲对“遗民逃禅”的态度49-52
- 第四章 黄宗羲诗歌的艺术特色52-61
- 4.1 黄宗羲诗歌的“力量美”52-56
- 4.1.1 “力量美”来源于社会现实与真实情感52-53
- 4.1.2 动词富于力度53-54
- 4.1.3 境界阔大、场面动荡54-56
- 4.2 黄宗羲诗歌的“阻隔美”56-61
- 4.2.1 黄宗羲诗歌中的“残”字56-57
- 4.2.2 诗歌中反映作者的“失群之感”57-58
- 4.2.3 黄宗羲诗歌的“阻隔”之感58-61
- 结语61-62
- 参考文献62-64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4-65
- 致谢65-66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66-67
- 承诺书67-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温德朝;;论黄宗羲诗学思想与清初浙派之建构[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方祖猷;论黄宗羲的文学思想[J];浙江学刊;1987年03期
,本文编号:11096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109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