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文学论争与左翼作家的主体建构
本文关键词:左翼文学论争与左翼作家的主体建构
【摘要】: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后期,是左翼文学论争和理论建设的主要时期,此过程显示出左翼文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复杂的审美政治化与政治审美化关系,值得仔细梳理和考辨。左翼文学论争和理论建设的重要议题之一,是对左翼作家阶级性的厘定和对左翼文学创作主体的召唤、规训与建构,其中清晰地表露了左翼知识分子在思考左翼文学创作主体问题时复杂的心态,揭示了此种思考理路中所蕴含的主体建构过程的矛盾与悖论。
【作者单位】: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 左翼文学论争 左翼作家 阶级性 主体建构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左翼文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项目编号:2012SJB750005)
【分类号】:I206.6
【正文快照】: 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论争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议题,即厘定左翼作家的阶级属性与地位。当时参与这场论争的双方,并不讳言自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身份,而且对左翼革命文学的召唤都做出了明确的回应。他们清楚而一致地认识到自身的历史使命:通过左翼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想象出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对一种文学论争机制的反思[J];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02期
2 冯小禄;;试谈古代文学论争的内容及其分类[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3 樊义红;;作为批评形态的文学论争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陈漱渝;战斗的作者应该注重于“论争”——读《中国现代文学论争史》[J];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02期
5 朱晓进;政治化角度与中国20世纪30年代文学论争[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朱晓进;政治化思维与三十年代中国文学论争[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7 ;Politicized Thinking In Chinese Literary Polemics of the 1930s[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3年02期
8 常立;;从话语理论角度重新评价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论争[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林舟;;没有立场的立场 1990年代的知识分子与文学论争[J];上海文化;2009年04期
10 维·泽·罗戈宾 ,陆嘉玉;苏联文学论争概述(二)[J];国外文学;198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赞梅;;浅议新时期文学论争中的人性理论[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2 孙霞;陈国恩;;1928—1934年文学论争与俄苏文学文论传播中的期刊[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庆蕾;《浅草》的办刊理念与编务活动[N];文艺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樊义红;作为批评形态的文学论争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晴;文化“反殖”的限度[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3 夏文先;四十年代文学论争与当代文学规范的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彭梅蕾;批评生态与话语权力[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10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110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