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诗学视野下的宁肯小说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9 16:22
本文关键词:社会诗学视野下的宁肯小说创作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诗学 宁肯小说 人的主体性 “诗性智慧”
【摘要】:“社会诗学”这一概念最初由哈佛大学人类学家迈克尔·赫兹菲尔德提出,是人类学用以检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和撰述风格的一个关键概念。综合了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一书中的诗论,意大利哲学家、修辞学家维科在《新科学》一书中借助词与物对“诗性智慧”进行的知识考古,语言学家雅各布森有关“诗学功能”的论述,还有以格尔兹和特纳为代表的人类学领域修辞分析的传统。诗学是社会行为,也是社会展演的方式,它既在文本之中,又在文本之外,为我们提供了具有普遍性的人类事件的真实性与共通的情感体验,同时也是阐述或解读某种文化模式的途径。由于社会诗学具有普遍性、文本性和情境化三个特性,所以,社会诗学的知识范式对于文学和人类学具有跨学科研究的作用、方法和意义。本文以宁肯的小说创作(文本内、文本间、文本外)为研究对象,借助社会诗学相关文艺理论作为文本研究的支撑,分析研究宁肯小说创作面临的多重语境,主要内容,艺术形式,及美学价值。以社会诗学为研究视野,既是对宁肯小说创作美学内涵的探索,也是对当下社会现象的观照。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社会诗学视野下的宁肯小说创作研究。第一章,分析宁肯小说创作所面临的多重语境,找出针对“人的主体性”进行写作的根源所在。从宁肯进行小说创作所面临的社会历史状况变迁、文化语境、人性问题这几方面进行探究分析,注意内外因紧密结合进行研究。第二章,社会诗学视野下宁肯小说的主要内容。紧接原因之后的内容写作,依托存在的维度,进行人的主体性追问,以及对人类自然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反思。第三章,社会诗学视野下宁肯小说创作的艺术呈现,体现了宁肯小说创作的艺术创新追求,多种“诗学”手段变换运用以及整体上文本结构、语言的特色,极为针对有效地传达了作品的内涵,内容的丰富性也要求相应形式的复杂性。第四章,社会视野下宁肯小说创作的美学价值,极具个性与匠心的独立文体的建立,对当下个体生存价值的反思与探索,总体体现了宁肯做为一个当代作家对中国文学发展及社会现状义不容辞的文化责任担当。结论:宁肯小说创作具有明显的文学价值、社会价值,反思着个人生存意义,个人与自然、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介入社会诗学这一独特的批评视角,对于宁肯小说创作文本之内、文本之外美学内涵(文本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的发掘有着重要作用,对于“诗性智慧”向善本性的指归也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社会诗学 宁肯小说 人的主体性 “诗性智慧”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绪论11-17
- 第一节 相关研究现状11-14
- 一、宁肯小说创作及研究现状11-13
- 二、“社会诗学”研究现状13-14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14-15
- 第三节 选题研究价值15-17
- 第一章 宁肯小说创作面临的多重语境17-25
- 第一节 宁肯小说创作面临的社会历史状况变迁17-19
- 第二节 宁肯小说创作面临的文化语境19-22
- 第三节 宁肯小说创作面临的人性问题22-25
- 第二章 社会诗学视野下宁肯小说的主要内容25-35
- 第一节 人的主体性追问25-30
- 一、自我的主体性26-28
- 二、他人的主体性28-29
- 三、自我、他人之间的关系29-30
- 第二节 人对自然生态破坏的反思30-32
- 第三节 人对社会历史的反思批判32-35
- 第三章 社会诗学视野下宁肯小说的艺术呈现35-50
- 第一节 “诗学”手段的运用35-43
- 一、隐喻手法的巧妙介入36-37
- 二、艺术致思的想象力37-39
- 三、“西藏”地理空间的意象39-43
- 第二节 小说的叙述特征43-50
- 一、结构特色:复式叙述43-46
- 二、语言特色:视、听、触、心理多种感官的协调46-50
- 第四章 社会诗学视野下宁肯小说的美学价值50-54
- 第一节 艺术至上的文体追求50-52
- 第二节 和合之美52-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63
- 致谢63-6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公卫;;《艽野尘梦》:1909年川军入藏的历史心性及社会诗学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2 苗变丽;;生命哲学和叙事艺术的境界——评宁肯的《天·葬》[J];社科纵横;2012年11期
3 钱斯蕴;;政治“舞姿”中的符号学——评赫兹菲尔德《文化亲近性———民族国家的社会诗学》一书[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12期
4 丘晓媛;;社会诗学视野中的儿童文学复译——以《快乐王子》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宁肯;姜广平;;“写作是一种极限运动”[J];西湖;2010年05期
6 郭剑晶;;从社会诗学角度看严复的翻译[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7 梁艳萍;李炜;;宁肯论[J];文学界(专辑版);2008年08期
8 刘珩;;部分的真理——文学文本与人类学民族志的“书写”[J];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03期
9 陈雪;郑家建;;诗意的敞开——诗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东南学术;2006年02期
10 史铁生;;随想与反省[J];人民文学;1986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芸U,
本文编号:11137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113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