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理传播接受中的误读与期许
本文关键词:赵树理传播接受中的误读与期许
【摘要】:赵树理是解放区文学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人们在评价赵树理时,往往存在刻意的误读,从而形成了对解放区作家和赵树理本人的一种期许。作为党员作家,赵树理对这种期许可谓亦步亦趋,但是,由于其自身文学构成中的启蒙因素和现实主义因素,他的努力很难达到时代的要求。今天看来,恰恰是这些在那一个时代成为杂质的因素,使赵树理的作品在今天仍然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意蕴。
【作者单位】: 商丘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对赵树理评价的风云变幻,形成了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道独特景观:从无人问津到好评如潮并被确定为“方向”,被确定为“方向”之后,又受到“中间人物论”的批评和种种责难,责难之声未落,突然又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铁笔”、“圣手”,然后再度跌落神坛,可谓跌宕起伏、聚讼纷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庆华;论传播学意义下的赵树理小说[J];文学评论;2003年02期
2 胡不适;;小说堪称信史——赵树理的小说和中国农村[J];南风窗;2006年12期
3 傅惠成;;赵树理与“赵树理方向”[J];党史文汇;2006年08期
4 杨天舒;;赵树理小说研究现状及其分析[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06期
5 王连英;;面对赵树理 我们该如何阅读[J];小说评论;2007年S1期
6 甘浩;;赵树理与新启蒙小说——赵树理小说命名新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董慧芳;;农民还是知识分子?——从赵树理的身份说起[J];沧桑;2008年02期
8 刘江;;试论赵树理小说的情节特征[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陆巨一;;谈赵树理的小说[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10 倪文尖;;如何着手研读赵树理——以《邪不压正》为例[J];文学评论;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常丽丽;;赵树理小说中的方言语汇研究[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2期[C];2011年
2 范家进;;为农民的写作与农民的“拒绝”——赵树理模式的当代境遇[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尔;我们怎样与赵树理相遇[N];山西日报;2012年
2 傅书华;不禁想起赵树理[N];光明日报;2000年
3 ;赵树理 伟大而独特的存在[N];文艺报;2005年
4 黄修己;从显学到冷门的“赵树理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4年
5 李晓宏 赵秋生;赵树理小说创作的当代意义[N];文艺报;2005年
6 陈强;昔日的旗帜 今天的警示[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张晓丽;由赵树理小说的叙述话语想到的[N];文艺报;2005年
8 王春林;现实主义精神与意识形态遮蔽[N];文艺报;2012年
9 杨天舒;在口头与文字之间[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10 梁向阳 陈忠红;“山药蛋派”的初次亮相[N];文艺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凌;赵树理阐释史[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乔亮;赵树理文学:轨迹与“方向”[D];上海大学;2009年
3 王力;农民叙事的双重幻像[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莹;论“赵树理方向”[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2 赵坤;民俗学视野下的赵树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岩须;“赵树理方向”与赵树理小说喜剧色彩的多重蕴涵[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侯盛娟;赵树理小说中的“合作化运动”叙事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5 余建波;论赵树理40年代小说的乡村伦理书写[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6 杨连峰;论赵树理的文学“新启蒙”[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大可;“普及”和“提高”的辩证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翟业军;赵树理论[D];扬州大学;2001年
9 延艳芳;论赵树理小说文体的生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施照华;赵树理的大众化创作理论及实践[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522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152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