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间文学多模态传承体系的构建及其传播路径
本文关键词:潮汕民间文学多模态传承体系的构建及其传播路径
更多相关文章: 潮汕民间文学 多模态传承体系 传播路径 活态保护
【摘要】:潮汕民间文学是指潮汕民系口头创作、口头流传,以潮汕方言为载体并不断修改、加工的流传于潮汕地区民间的文学作品,主要有潮州歌册、潮语歌谣、潮汕民间传说、故事、谜语、熟语等。潮汕民间文学以其浓郁的地域色彩和较高的文化价值,陆续成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代表性保护项目。从"非遗"保护的视角去构建潮汕民间文学多模态传承体系,使传统民间文学以漫画、音乐、动漫画,以及漫画衍生品——明信片、微信等不同模态传承;该体系的构建借助协同创新各方的资源与力量,通过"四位一体"传播路径来实现,以达到"非遗"活态保护的终极目标,同时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构提供潮汕民间文学成功的案例。
【作者单位】: 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韩山师范学院;
【基金】: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非遗’语境下潮语歌谣的研究与新媒体下协同创新的传承”(项目批准号:15YJA85000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7
【正文快照】: 潮汕民间文学是指潮汕民系口头创作、口头流传,以潮汕方言为载体并不断修改、加工的流传于潮汕地区民间的文学作品,主要有潮州歌册、潮语歌谣、潮汕民间传说、故事、谜语、熟语等。其中潮州歌册作为说唱艺术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民间传说中的《陈三五娘》则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治功;评《潮汕大文化》[J];汕头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2 高洪波;;潮汕之旅(二首)[J];诗刊;1990年06期
3 萧芍芳;;做大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产业——谈潮菜对于发展潮汕经济的价值[J];潮商;2007年02期
4 冯祥武;;潮汕方言淡化论[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蔡英豪;;潮汕方言词语索源:黄尾相耽误[J];韩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6 赵春晨;黄绮文;刘启林;范耀登;;建国以来潮汕史研究述评[J];汕头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7 陈历明;;潮汕文化遍五洲——嵬集潮汕文化资料漫谈[J];韩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8 林伦伦;“过番”文化与潮汕方言词的关系[J];语言文字应用;1996年02期
9 吴坤祥;略谈潮汕历史文化资料的征集[J];广东史志;2002年02期
10 吴畅;;潮汕风情[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小露;;试论潮汕传统建筑装饰[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王缨缨;;潮汕民俗文化专题片建设实践与探讨[A];风雨50载 薪火永相传——广东图书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学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系列活动获奖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云 (作者单位:汕头市社科联);做强做大潮汕茶文化产业[N];汕头日报;2007年
2 记者 李凯;突出宣扬潮汕华侨先辈精神和事迹[N];汕头日报;2008年
3 记者 刘谷婷;把“潮汕星河”品牌擦得更亮[N];汕头日报;2010年
4 汕头大学 宋钢;建设潮汕风情一条街的设想[N];汕头日报;2010年
5 记者 杨可;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主楼完成打桩[N];汕头日报;2014年
6 李舜佶;南京潮汕商会经济建设做“桥梁”[N];江苏经济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苏冬 陈作成 通讯员 林少敏;夺250万流失客 潮汕机场补粤东短板[N];南方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谢小曼;促进潮汕四市全面协作[N];潮州日报;2008年
9 记者 吴杰文;潮汕华侨历史文化图片展开幕[N];潮州日报;2008年
10 记者 杨可;《潮汕华侨历史文化图录》面世[N];汕头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文娟;潮汕族群和潮汕地区经济[D];广东商学院;2012年
2 黄伟群;论泰华文学中的潮汕民俗风情[D];暨南大学;2012年
3 孙钦梅;潮汕“八·二风灾”(1922)之救助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冯国英;潮汕人群mtDNA遗传多态性及与其他人群亲缘关系的比较研究[D];汕头大学;2009年
5 周志荣;潮汕善堂与地方政府关系研究[D];汕头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583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158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