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郁达夫散文创作中的“自我”抒情建构
发布时间:2017-12-15 16:18
本文关键词:论郁达夫散文创作中的“自我”抒情建构
【摘要】:作为20世纪中国社会大转型期间的知识分子,郁达夫接受传统士大夫的教育,古典文化积淀深厚;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力军,郁达夫以“自叙传”的方式倾诉转型时期知识青年的感伤、颓废;作为忧生伤世的现代文人,郁达夫借助文字抒发对时与势的沉郁、愤懑之情。强烈的抒情性成为郁达夫散文的典型特性。最近三十年,学界注意到郁达夫散文的抒情性,但多侧重艺术手法与情感表达的主观性,并有将“抒情性”仅只等同于诗意或意境的趋向。本论文以陈世骧、高友工、普实克、王德威为代表的海外学者有关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研究为理论参照,着重探讨郁达夫散文的“抒情”主体的传统意绪与现代特征,从而抉发“最后一代传统知识分子”如何在现代白话文语境中承续中国的抒情文脉,又怎样在文本世界中建构起一个现代的抒情文士形象。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沈绍镛;;郁达夫与屠格涅夫[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2 俞樟华;姚静静;;地域视野下的郁达夫自传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12926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292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