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诞新诗用典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4 18:06
本文关键词:朱英诞新诗用典研究 出处:《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朱英诞 新诗用典 古典 西典 文化心理 比较研究
【摘要】:用典是新诗研究领域被忽略的问题。本文以朱英诞新诗创作的用典情况为研究对象,主要讨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绪论部分。用典的概念历来多有争论,结合各家所言,为用典定义。自新文学运动以后,用典遭到贬斥,看似销声隐迹,实则不然。无论古典、西典,都备受文人青睐,学者们有关用典的论述也散见于随笔、散文、学术文章之中。朱英诞的新诗创作近年来逐渐受到大家的重视,用典为研究朱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第一部分为朱英诞新诗用典的来源分析及文化心理探寻。朱英诞的新诗创作有着“古典与现代互涉”的美学,含纳古今,融通中西,而用典则是朱英诞悠游游走于中西古今之间最重要的创作手法。朱英诞新诗用典据统计达到278次,古典为主,西典为辅,集百家之思,沉潜博见于诗歌创作。这不仅与他深厚的家学渊源、广博的文学素养有关,更是他不断摸索的新诗创作经验。第二部分是探讨朱英诞新诗用典的艺术特色。首先朱英诞在新诗中大量选用古典气息浓郁的意象、意境,又能在古典意象、意境的基础上注入现代情思,渗入诗人独特的个性思考,从而古意新拟,使意象、意境获得全新的内涵。其次,朱英诞作诗善于引用前人之语,将“旧相识”化为“新相知”,自然贴切,出人意料。再次,采用积淀了浓郁的情感和特定美感的人物或故事情节来传情达志,使用时又能做到善纫无隙、自然妥帖,不着痕迹。同时,朱诗用典方法甚多,明用、暗用、正用、反用、单引、叠引等等,灵活多变,婉转多姿。第三部分为朱英诞新诗用典的比较研究。朱英诞在典故来源、典故运用的频率、方式、策略与功用以及意蕴的扩展上与古典诗词中用典有着本质的区别,突显出新诗创作新的品格。同时,比较朱英诞与废名新诗用典的同与异,从用典的角度了解两人的诗学观念。最后为结语部分。探索朱英诞新诗用典,是为朱英诞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角度,也是为新诗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新诗用典不仅突破了传统用典的局限,而且丰富了新诗的创作材料,提升了新诗的审美表现力,拓展了新诗的艺术表现空间,形成了新诗独有的创作经验,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classical and modern poetry , Zhu Yingxiang ' s new poetry has been widely regarded as the source of classical and modern Chinese poetry . The third part provides a new angle for the study of Zhu Yingzhi ' s new poetry , and also enriches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of new poetry and develops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space of the new poetry .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萃芬;陈均;;关于诗人朱英诞[J];新文学史料;2007年04期
2 眉睫;;记住诗人朱英诞 喜读《新诗评论》第六辑[J];博览群书;2008年05期
3 马正锋;;朱英诞研究综述[J];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09年02期
4 马雪洁;;沉默的冥想者——诗人朱英诞研究述评[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06期
5 郑婷;徐慧;;永不磨灭的肖像——朱英诞两首“忆母”诗的赏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年07期
6 朱英诞;;朱英诞诗歌精选[J];扬子江诗刊;2014年02期
7 王泽龙;程继龙;钱韧韧;倪贝贝;罗燕玲;马雪洁;任yN男;曾琦s,
本文编号:14246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424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