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绒藏区民间文化与作家创作
本文关键词: 嘉绒藏区 民间文化资源 作家文本 出处:《民族文学研究》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民间文化表达了一个民族心理层面的东西,往往与其文化根脉、文化心理息息相关。文章以嘉绒藏族作家的汉语创作为例,分析阐释嘉绒藏区民间文化、口头文学与作家文本如何相互联系却又彼此疏离。对这些作家的创作而言,嘉绒藏区民间文化不仅是文学创作的题材资源,而且在叙事学和民族志方法上给人们以启迪。他们通过对嘉绒藏区本土文化的观察体悟与书写,捕捉到了部族更为久远的文化遗传基因——由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禁忌、习俗、巫术、民间信仰等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心理。他们虽以汉语表述,但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却是藏语式的,而且更多的是藏族民间文学式的。从他们的文本中,能够感受到民间文化资源所提供的文化养分对于作家的文学表达及其艺术风格的深刻影响。
[Abstract]:Folk culture expresses something of a national psychological level, which is often closely related to its cultural roots and cultural psychology. This article takes the Chinese creation of Jialong Tibetan writers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and explain the folk culture in Jialong Tibetan area. As to the creation of these writers, folk culture in Jialong Tibetan area is not only the subject matter resource of literary creation. And in narratology and ethnographic methods to enlighten people.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and writing of native culture in Jialong Tibetan area, they captured the clan's more ancient cultural genetic gene-myth and legend. Stories, ballads, taboos, customs, witchcraft, folk beliefs and other national cultural psychology. Although they express in Chinese, but express habits and ways of thinking is Tibetan style. From their texts, we can feel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the cultural nutrients provided by the folk cultural resources on the writers' literary expression and their artistic style.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分类号】:I207.9
【正文快照】: 在藏族当代文学中,处于边缘地带或作为底层成分的民间文化如神话、传说、故事、歌谣、格言、谚语以及信仰、禁忌、巫术、民俗等,一直以来都是作家创作的重要资源和书面文学的源头活水。相对于书面传统或正史,活跃在民间的口头传统历史更为漫长,足迹更为久远,而且绵密地化入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尔丹;张昌富;;嘉绒藏戏的发展沿革[J];西藏艺术研究;1992年02期
2 ;《民间文化》杂志协作理事单位[J];民间文化(中国文化产业);2007年04期
3 王薇;论郭沫若与民间文化[J];郭沫若学刊;1992年03期
4 周淑贞;;中原民间文化对当代河南小说创作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5 刘魁立;民间文化的呼唤[J];民间文化;2001年01期
6 祝学剑;;论延安西方文化与民间文化的融合与矛盾[J];理论观察;2010年05期
7 朱仲祥;;嘉绒藏区行(散文诗)[J];草地;2006年02期
8 李雄飞;;也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中的民间文化思潮——兼与高有鹏先生商榷[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9 ;读者论坛[J];文明;2004年10期
10 陈方竞;“为有源头活水来”——鲁迅对浙东民间文化的感性体悟[J];鲁迅研究月刊;199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瞿新昌;;发展民间文化,打造诗乡顾村[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2 游自荧;陈泳超;;“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大事记[A];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方维保;;从宗法叙事到阶级文本——论20世纪30~60年代的红色浪漫主义[A];东方丛刊(2002年第2辑 总第四十辑)[C];2002年
4 罗杨;;被民间文艺润泽的华美人生[A];民间文化的忠诚守望者——钟敬文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明江;《雪域星生——西藏民间文化守望者》出版[N];文艺报;2009年
2 葛红兵;新大众小说:不在虚空中舞蹈[N];深圳商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石欢欢;鲁迅《朝花夕拾》的越地民间文化[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泽中;创造社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范式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6年
3 卡毛吉;多卫地区的民间故事比较[D];西藏大学;2017年
4 陈华;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关系中的童谣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5 侯行敏;论当代陕西作家的民间文化书写[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476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447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