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新时期《上海文学》的读者意识及其嬗变

发布时间:2018-03-06 15:11

  本文选题:新时期 切入点:《上海文学》 出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作为中国新时期文学生产的重要影响媒介之一,《上海文学》致力于文学的探索和传播,在栏目设置和编辑策划中始终将读者作为优先考虑的要素,体现出独特的读者意识。随着新时期文化语境及其自身经营模式的转变,它的读者意识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新时期最初阶段,《上海文学》将读者看做文学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赋予其反馈信息、文学批评和质量监督的职责;中期,文学期刊的读者群体出现分化,《上海文学》通过引入接受美学、及时编发相关文学批评、组织作家创作谈等方法积极应对,为新时期的探索文学培养出了优秀的读者群体;后期,在市场因素的影响下,《上海文学》面临生存艰难,在重新认识读者价值的前提下,通过设置"编者的话"栏目、对探索文学进行再解读,以及增加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等方法,吸引和稳固了自己的读者群。新时期《上海文学》这种独具特色的读者意识来,不仅让它成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期刊之一,也为当前文学期刊的发展提供了启发。
[Abstract]:As one of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of media Chinese literature production in the new period, "explor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Shanghai literature > devoted to literature, in columns and editorial planning will always readers as a key priority, reflecting the unique consciousness of readers. With the change of cultural context in the new era and its own business model, its readers consciousness changed: in the new period of the initial stage," Shanghai literature > readers as a important link of literature production, give feedback, literary criticism and quality supervision duties; the middle literary Journal readers appear differentiation, "Shanghai literature > by the introduction of reception aesthetics, literary criticism related to the timely issuance the writer talk about methods of organization, actively respond to the new era for the exploration of literature to cultivate a good reader groups; later, in the market factors," Shanghai literature > facing life Save hard, under the premise of re understanding of reader value, by setting the "editor's note" column, re interpretation of literary research, and increase the realism literary works and other methods to attract and secure their readership. The new period "Shanghai literature > this unique sense of readers, not only let it be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contemporary literary journal, also provide the inspir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terary journal.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基金】: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上海文学》与新时期小说生产的关联研究(15YJA751012)
【分类号】:G232;I20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业松;;文学民主与个人才能——从《上海文学》改版看文化体制改革[J];粤海风;2004年06期

2 ;《上海文学》目录[J];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02期

3 顾虹;谢琼;;看《上海文学》[J];中文自学指导;2009年02期

4 凤媛;;《上海文学》的都市想象:以1990年代为中心[J];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04期

5 ;第十届《上海文学》奖获奖名单[J];上海文学;2014年01期

6 ;第九届《上海文学》奖获奖名单[J];上海文学;2010年12期

7 ;《上海文学》1959年10—12月号总目录[J];上海文学;1959年12期

8 ;《上海文学》发表陈毅写的小说《归来的儿子》[J];语文教学通讯;1982年02期

9 ;第二届《上海文学》奖得奖篇目(1984——1985)[J];上海文学;1986年10期

10 ;第六届(1992——1993)《上海文学》奖获奖篇名[J];上海文学;199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俊范;;《上海文学》小说与城市文化心态的真实[A];都市文化研究(第10辑)——书写城市:文学与城市体验[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晓羊;《上海文学》:在坚守与开拓中前行[N];文艺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陆梅;《上海文学》两项评选揭晓[N];文学报;2003年

3 ;第九届《上海文学》奖揭晓[N];文艺报;2010年

4 ;《上海文学》改版[N];文艺报;2003年

5 本报驻沪记者 沈颖;上海:在文学和俗话的浪尖上起舞[N];南方周末;2003年

6 青年小说家 滕肖澜;纯文学不妨试试“做加法”[N];文学报;2014年

7 古月;“中环”杯《上海文学》中篇小说大赛评选揭晓[N];文艺报;2007年

8 记者 姜小玲;《上海文学》短篇小说大赛揭晓[N];解放日报;2010年

9 记者 曹新玲;上海—新疆作协结对子成果丰[N];新疆日报(汉);2011年

10 付艳霞;常芳《纸环》[N];文艺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晔;新时期《上海文学》的文学批评板块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2 姚徽;《上海文学》对新时期文学的贡献[D];河南大学;2011年

3 钱继云;《上海文学》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学思潮[D];苏州大学;2003年

4 武抒祖;风风雨雨海上花[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753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5753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1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