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铁凝的长篇小说
本文选题:铁凝 切入点:长篇小说 出处:《小说评论》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小说的叙事特征多种多样,表现在文本中则是作家叙事立场的全方位审美表达。一个成功的作家,他的叙事风格是不断变化的,因为面对不同的外在叙事物象,叙述者必须采取不同的技巧,使所表达的内容更完整、更丰满、更准确。当代著名女作家铁凝的长篇小说,在文本的叙事方面具有审美的独特性,为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思路。本文试图从叙事空间、叙事结构、叙事话语三个层面展开讨论,希望能够抵达铁凝长篇小说叙事的文本意义。
[Abstract]:The narr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sitive novel are various, and in the text it is a comprehensive aesthetic expression of the writer's narrative position. A successful writer, his narrative style is constantly changing,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external narrative objects, The narrator must adopt different techniques to make the content expressed more complete, fuller and more accurate. The novels of Tie Ning, a famous contemporary female writer, have aesthetic uniqueness in the narrative of the tex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narrative space, structure and discourse in order to reach the textual significance of Tie Ning's novels.
【作者单位】: 云南民族大学;
【分类号】:I207.4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X,张克勇;主体精神的续延——读铁凝《永远有多远》[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完美是遥远的——作家铁凝专访[J];出版广角;2003年10期
3 奚学瑶;天光纯净的明媚——倾听铁凝散文的心声[J];写作;2004年11期
4 范川凤;为捍卫人类精神的高贵而写作——铁凝艺术人格描述[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5 贺绍俊;与男性面对面的冷眼——论铁凝女性情怀的内在矛盾[J];当代文坛;2005年01期
6 程桂婷;;未及盛开便凋零——铁凝的《笨花》批判[J];当代文坛;2006年05期
7 王建柱;;铁凝:用文学温暖世界[J];职业技术;2007年04期
8 梁惠娟;;试论铁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识[J];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05期
9 马晶晶;卢亚明;;神于天、圣于地:解读铁凝《笨花》之“笨”[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舒坦;;铁凝认为阅读不应“失重”[J];文学教育(上);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汪亚明;;在期待错位的背后……——评《逃跑》[A];2003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4年
2 ;中国作协新一届领导机构产生铁凝当选中国作协主席[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6)[C];2006年
3 张莉;;中国当代文学民族化道路——从孙犁到铁凝[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2)[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常爱玲 夏榆 纪冰冰;中国文坛女“掌门”——铁凝[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陈祖芬;拼图铁凝[N];光明日报;2009年
3 张涛;铁凝率作家团访问越南[N];文艺报;2013年
4 陈映实;有感于铁凝的几句评语[N];文艺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刘峰;铁凝:拒绝女性主义视角[N];财经时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李舫;铁凝 五个不敢忘记[N];人民日报;2006年
7 舒晋瑜;铁凝:用笨的办法写《笨花》[N];太原日报;2006年
8 常爱玲;改革作协体制,铁凝被寄予厚望[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9 记者 肖一;铁凝:“理想作品要生动传达民族最有活力的呼吸”[N];光明日报;2008年
10 记者 王洪波;《作家铁凝》修订版更添阅读魅力[N];中华读书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闫红;铁凝与新时期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志华;人类的关爱与生命的体贴[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群婷;铁凝城乡小说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2 马晓琼;铁凝笔下男性形象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3 阴晓云;论铁凝的女性成长小说[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鑫;铁凝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化[D];延安大学;2015年
5 赵亚倩;铁凝都市小说论[D];河北大学;2016年
6 何小芬;铁凝1980年代小说创作风格流变论[D];重庆大学;2016年
7 韩兆君;探寻存在状态的“和谐”[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8 杨晓宇;“和”视阈下的铁凝女性小说[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倩;论铁凝小说中的乡村书写[D];扬州大学;2010年
10 葛晓华;铁凝与俄国文学[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227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622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