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锦瑟》中的艺术双重性

发布时间:2018-03-18 11:27

  本文选题:《锦瑟》 切入点:中联 出处:《语文建设》2017年2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学界向来认为《锦瑟》难懂,所谓"一篇《锦瑟》解人难"。那么,《锦瑟》难解在哪里?有人说,诗人省去了情感滋生的具体叙事,能够从诗中联起的都是记忆的断片,而那些断片里所呈现的故事又是模糊朦胧的,因此难解也就在所难免。笔者认为,《锦瑟》之所以难解,诗歌的艺术双重性应该是其最根本的原因。
[Abstract]:The orthodox scholars have always thought that "Jinther" i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so called "a piece of" Jinther >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So, where is the "Kam Tse" difficult to solve? Some people say that the poet eliminates the specific narrative that breeds emotion, and that all he can connect from the poem is the fragments of memory, and the stories presented in those fragments are vague and hazy.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duality of poetry should be the most fundamental reason.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207.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珍玲;;读不尽的《锦瑟》[J];山东教育(中学刊);2006年14期

2 骆冬青;《锦瑟》:情爱心音[J];名作欣赏;2003年08期

3 ;徐复观说《锦瑟》的艺术性[J];名作欣赏;2005年15期

4 李国文;梁启超读《锦瑟》[J];名作欣赏;2005年15期

5 李国文;因《锦瑟》而想起的[J];文学自由谈;2005年01期

6 邱奎;;李义山《锦瑟》诗解[J];消费导刊;2007年04期

7 林阳华;;论《锦瑟》的“悲情”及艺术表现[J];名作欣赏;2007年15期

8 李秀丽;;《锦瑟》“无端”为哪般——也谈《锦瑟》诗的主题[J];集宁师专学报;2007年03期

9 陆焕嫒;;《锦瑟》浅析——探索中的无奈之“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10 王世海;孙园园;;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锦瑟》诗解[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方汉文;《锦瑟》的“意识流”批评阐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吴蕊;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N];安徽经济报;2000年

3 江苏省高邮第一中学 张维宽;伤与隐的绝唱[N];江苏教育报;2010年



本文编号:16294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6294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0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