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民族文学现代叙事与家国情怀

发布时间:2018-04-03 13:26

  本文选题:民族文学 切入点:家国 出处:《当代作家评论》2017年05期


【摘要】:正回望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满眼是绚烂的风景。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作家以他们天然的艺术悟性、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强烈的责任感,创作出一批受众广泛、影响深远的文学作品。从审美的层面看,优秀的民族作家的叙事与书写,总是从触动最深的地方着眼,从发现美的原点出发。他们总能把个人体验与群体记忆很恰当地结合,把自我追寻与家国走向乃至人类文明有机地联系起来。因而,在他们的创作中,读者很难感受到虚假的记忆,看不到勉强的叙事与矫情的
[Abstract]:We are looking back at the creation of ethnic literature in China, full of beautiful scenery.Especially in the new period, with their natural artistic savvy, unique life experience and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ethnic minority writers have created a number of literary works with a wide audience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From the aesthetic point of view, the narration and writing of excellent national writers always focus on the most touching place and from the origin of the discovery of beauty.They are always able to combine personal experience with group memory properly and organically link self-pursuit with the trend of family and country and even with human civilization.As a result, it is difficult for readers to feel false memories in their creations, and do not see forced narration or affect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
【分类号】:I207.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茜;从一个人的背影看民族文学[J];中国民族;2002年06期

2 韦建国;西北民族文学比较研究的魅力无穷[J];唐都学刊;2004年01期

3 吴道毅;崛起中的鄂西民族文学[J];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02期

4 ;《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J];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01期

5 小厚;;第二届“多民族文学论坛”在南宁举行[J];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01期

6 关纪新;;20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谫论[J];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01期

7 小后;;《20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出版[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8 小厚;;第三届多民族文学论坛在西宁召开[J];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04期

9 刘亚虎;;描述民族文学关系史[J];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03期

10 罗宗宇;;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学走向成熟的新探索——评《20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J];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赵志忠;;民族文学六十年评述[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2 吴道毅;;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民族文学论纲[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3 吴刚;;趋同存异——民族文学60年的发展[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4 安殿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5 赵志忠;;民族文学三十年评述[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3)[C];2012年

6 夏冠洲;;为了中国文学史的整体性——写在《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史》的后面[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3)[C];2006年

7 黄晓娟;;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民族文学——女性历史经验与民族文化传统[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民文所 扎拉嘎 汤晓青;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俞灵 实习生 马衣努·沙那提别克;《民族文学》民文版:打造少数民族母语创作新平台[N];中国民族报;2009年

3 樊义红;民族想象的媒介及民族文学的特殊功能[N];中国民族报;2010年

4 白庚胜;高举伟大旗帜 繁荣民族文学[N];文艺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玛依古丽·艾;民族文学花园花开正茂[N];新疆日报(汉);2013年

6 本报记者 明海英;民族文学比较研究勃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汤学智;全球化语境中的民族文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8 农冠品;民族文学与西部开发[N];广西日报;2002年

9 记者 王山;21世纪民族文学发展研讨会召开[N];文艺报;2001年

10 婧姝;中国民族文学网为民族文化营造良好信息共享环境[N];中国民族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建军;民族文学视野下的竹枝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冯冠军;坚守与超越[D];新疆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华苗;《民族文学》与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D];湖南大学;2015年

2 王云;捷克民族文学的代表[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3 周标;浅析当代中国民族文学中的文化身份意识[D];兰州大学;2011年

4 刘璐;多民族文化视野下的家国观念[D];云南大学;2015年

5 南丁;论新时期以来蒙古族作家的“边界写作”[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哈妮;蒙古族作家汉文小说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7 徐运源;少数族裔题材的“伤痕文学”—《民族文学》百期(1981-1989年)考察[D];暨南大学;2011年

8 王天军;远游者的壮丽回归[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李晓;赵冬苓“家国主旋律”类型电视剧作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崔光男;论当代中国朝鲜族移民题材小说的民族性[D];延边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053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7053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0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