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丹阳客居诗人与丹阳文化
本文选题:丹阳地域文化 切入点:茅山道教文化 出处:《学术交流》2016年11期
【摘要】:唐代客居丹阳的诗人众多,他们创作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篇。从地域文化与诗歌创作关系来看,有与茅山文化有关系的道教诗歌,有与渡口文化有关系的送别诗;从地理文化题材与诗歌创作关系来看,有题咏丹阳风景的风物诗,有涉及历史题材的咏史怀古诗。这些诗歌都与丹阳地域文化有关系,不仅具备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而且为唐代诗歌的百花园增添一抹光彩。
[Abstract]:There were many poets who lived in Danyang in Tang Dynast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culture and poetry creation, there are Taoist poems related to Maoshan culture and farewell poems related to Dukou culture,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ographical cultural themes and poetry creation, there are poems about the scenery of Danyang.There are poems about history and nostalgia.These poems are related to Danyang regional culture, not only have certain reg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add a splendor to the hundred gardens of Tang Dynasty poetry.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分类号】:I207.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望秦;张焕玲;;宋代咏史怀古诗百年研究综述[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张自新;咏史怀古诗发展论略[J];唐山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3 胡小平;;回归旧知,牢记手法——咏史怀古诗鉴赏方法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3年15期
4 张荣东,逯雪梅;唐代咏史怀古诗中的武侯情结[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5 李唐;论王安石议政的咏史怀古诗[J];学术交流;2005年07期
6 罗家坤;王安石的咏史怀古诗[J];晋阳学刊;2005年04期
7 李春霞;;浅论刘禹锡咏史怀古诗的艺术个性[J];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赵望秦;潘晓玲;;唐代咏史怀古诗百年研究回顾[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刘宝明;;论刘禹锡咏史怀古诗的取象与造境[J];德州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许保刚;杨海明;;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孟修祥;;充满现实感的历史世界——论李白的咏史怀古诗[A];中国李白研究(1994年集)[C];199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晓剑;辽金咏史怀古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宾红;“三苏”咏史怀古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高振博;晚唐咏史怀古诗的思维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4 马海玲;许浑与杜牧咏史怀古诗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5 贾君;袁枚咏史怀古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管允;王恽咏史怀古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7 许慧君;论晚唐背景下的许浑咏史怀古诗[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懿;许浑咏史怀古诗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唐琼芳;汉代纪行赋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10 李艳梅;赵翼诗歌分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24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724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