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格萨尔》艺人格日尖参及其六部掘藏本研究
本文选题:《格萨尔》 + 掘藏艺人 ; 参考:《西北民族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文运用《格萨尔》学者曼秀·仁青道吉总结归纳的"传统"《格萨尔》早期版本的六大特征,选取掘藏艺人格日尖参撰写的《格萨尔》史诗中的六个部本,对其中的歌词、情节、氏族或部落、曲调、措辞及古字词等方面与传统的《格萨尔》史诗的部本进行比较研究。用运文本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格日尖参撰写的《格萨尔》部本与传统部本之间的差异,分析总结艺人格日尖参的撰写风格等。本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等三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本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选题意义,探讨掘藏艺人格日尖参及其撰写的《格萨尔》六个部本与传统部本进行比较研究的方法。第一章,本章分为四个小节,主要介绍了掘藏(伏藏)的源流、历史上掘藏师及掘藏的原因、掘藏艺人和近代出现伪掘藏师现象等。第二章,本章分为四个小节,主要介绍了掘藏艺人格日尖参的生平及其撰写的《格萨尔》部本,分析促使他成为格萨尔艺人的个人、环境等因素,以及他识文断字、落笔成书、一气呵成等不同于其他艺人的特点。第三章,依据传统《格萨尔》早期版本的六大特征,选取掘藏艺人格日尖参已出版六部掘藏本,从歌词、故事情节、氏族或部落、曲调、措辞及古字词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语部分对掘藏艺人格日尖参与其他艺人的不同之处,及其撰写的《格萨尔》部本所具有的空行母文、宗教用语、宁玛派的仪轨等特点进行了扼要的总结。
[Abstract]:This article uses the six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Gesar", summed up by Mancio Ruzindagi, the scholar of Gesar, and selects six parts of the "Gesar > epic" of Gesar, which is written by Gesar, the artist of the excavations, and to the words, plots, clan or tribe, the melody, the measures and the ancient words, and the traditional "Gesar" epic.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the transport text and the field survey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esar Gesar and the traditional part of Gesar, and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writing style of the Gesar.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introduction, text and conclusion: Thread: the main introduction of the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e first chapter, 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four sections. 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four sections, which mainly introduces the origin of the excavating (volt pool), the reasons for the excavating and the excavating, the excavating artists and the phenomenon of the puppet excavating in modern times, and so on. The second chapters of the second chapters. 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four sections. This chapt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life of the dug artist Ge Jian Shen and his writing of Gelsall. It analyses the factors that make him an artist of Gelsall, the environment and other factors,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 literate character, his writing, and the other features of the other artists. The third chapter,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Gelsall >" The six features are the selection of six Tibetan books, which have been published by Guru guru. From the lyrics, the storyline, the clan or the tribe, the melody, the wording and the ancient wor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itual of the Ning Ma school are briefly summarized.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K28;I207.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连荣;我国早期《格萨尔》史诗学的理论建设[J];民族文学研究;2001年04期
2 曲成;雪域灵魂《格萨尔》[J];中国民族;2001年03期
3 朗吉;坚持唯物史观,深化《格萨尔》研究[J];西藏研究;2002年04期
4 曲志红;我国纪念世界史诗之王《格萨尔》千岁[J];民俗研究;2002年03期
5 仓央拉姆;《格萨尔》音乐研究中的一些问题[J];西藏艺术研究;2002年01期
6 秋郎;藏族史诗《格萨尔》与色达牧区文化[J];西藏艺术研究;2002年03期
7 杨义;;江河源文明的代表——《格萨尔》[J];群言;2002年03期
8 李连荣;传统与革命——中国《格萨尔》史诗学兴起之初的资料学建设[J];中国藏学;2002年04期
9 李连荣;简述《格萨尔》史诗在传统藏族社会中的发展[J];民族文学研究;2002年04期
10 李连荣;国外学者对《格萨尔》的搜集与研究[J];西藏研究;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治国;;民族文化“走出去”的翻译学解读——以活形态史诗《格萨尔》的译介为例[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2 角巴东珠;;略谈青海的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研究[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臧学运;;藏族《格萨尔》中朴素生态文化伦理的当代思考[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4民族文化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4 ;三大史诗《格萨尔》《玛纳斯》《江格尔》发掘整理出版[A];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全记录[C];2014年
5 贾木查;;简述《格萨(斯)尔》主人公名称及其生活原型(内容摘要)[A];“史诗之光—辉映中国”——中国“三大史诗”传承与保护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提要汇编[C];2012年
6 降边嘉措;;关于做好三大史诗翻译工作的思考[A];“史诗之光—辉映中国”——中国“三大史诗”传承与保护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提要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刘彬 记者 刘铁军;《格萨尔》研究在西北民大[N];中国民族报;2003年
2 苑坚;中国保护《格萨尔》工作卓有成效[N];西部时报;2007年
3 记者 王琼瑶;我省《格萨尔》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西宁举行[N];青海日报;2009年
4 通讯员 索南卓玛;第六届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格萨尔》史诗传统”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闻通报会在京召开[N];青海日报;2009年
5 记者 田杰 周华;《格萨尔》史诗被列入世界“非遗”名录[N];甘孜日报(汉文);2010年
6 记者 兰新天;果洛申请建立《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区[N];青海日报;2010年
7 记者达叶 通讯员 兰新天;我州申请建立《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保护区规划纲要已通过第一次评审[N];果洛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吴艳 肖静芳 采访整理;《格萨尔》“神授”艺人:“神授”还是“人授”?[N];中国民族报;2011年
9 青海省文联;青海《格萨尔》工作十年回眸[N];中国艺术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罗藏 吴彬;建设国家级《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区[N];青海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连荣;中国《格萨尔》史诗学的形成与发展(1959—1996)[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元旦;藏族神话与《格萨尔》史诗比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徐国宝;《格萨尔》与中华文化的多维向心结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周爱明;《格萨尔》口头诗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王治国;集体记忆的千年传唱[D];南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华锐吉;《格萨尔》中的妇女社会地位问题探析[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2 西道加;论《格萨尔》与仲、德乌、苯的关系[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才让当知;《格萨尔》史诗中英雄名称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4 才太吉;论《格萨尔》民众生活中的民间信仰习俗[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5 乔莉莉;《格萨尔》之图腾文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6 郝亚静;藏族史诗《格萨尔》中蕴含的教育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久美道杰;试论《格萨尔》史诗中的诅咒文化[D];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
8 杨措;英雄史诗《格萨尔》(果洛)改编影视作品可行性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9 公保扎西;《格萨尔王传》唱词结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10 仁青拉毛;《格萨尔》唱词与藏族道歌比较研究[D];青海民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9700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970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