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初心与理论之鹄的——《中国当代文学主潮》与陈晓明的治学志趣
本文选题:陈晓明 + 中国当代文学 ; 参考:《当代作家评论》2017年04期
【摘要】:正一在2003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陈晓明探讨了在当时的学术背景下,重建现当代文学研究规范的可能性。陈晓明指出,尽管在20世纪后20年,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经历了三次学术规范的讨论与变革,(1)但对于规范的真正挑战,乃来自21世纪初的两股学术潮流。其一,是"新左派"学人的造势,令"传统的文学研究受到轻视,文学再度成为思想史佐证的材料";其二,是文化研究之盛行,拆除了传统人文学科的边界,同样使文学研究
[Abstract]:In a paper published in 2003, Chen Xiaoming explored the possibility of reconstructing the norms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under the academic background of that time. Chen Xiaoming pointed out that although in the second 20 years of the 20th century, Chi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ry research circles had experienced three discussions and changes in academic norms, the real challenge to the norms came from two academic trend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First, the momentum of the "New left" scholars made "the traditional literary study be despised, and literature once again become the supporting material in the history of thought"; the second, the prevalence of cultural studies, the dismantling of the boundaries of the traditional humanities, also made the literary study.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
【分类号】:I20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孟繁华;;“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历史叙述——评陈晓明的《中国当代文学主潮》[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陈晓明;;文学:一种奇怪建制?[J];当代文坛;2006年03期
3 陈晓明;绝望地回到文学本身——关于重建现当代文学研究规范的思考[J];南方文坛;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媛婷;;让“图形”说话——浅谈“图形直观”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研究;2017年19期
2 张云强;;以几何直观为载体,促进学生主动建构[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22期
3 张建良;;构图助思 教学转向 聚焦素养——以“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复习教学为例[J];初中生世界;2017年16期
4 苏建伟;李鹏;;国内几何直观研究综述[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5 曹辰;;基于尺规作图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J];新课程(下);2017年01期
6 王薏;;几何直观:小学数学教学的新视域[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6年09期
7 杨伟琦;;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几何直观的策略[J];名师在线;2016年07期
8 蔡惠珍;;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几何直观”的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6年54期
9 王莉莉;;浅谈培养小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几点做法[J];基础教育论坛;2016年01期
10 刘砥波;;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几何直观”的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年27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吴增生;;例说3B教育理念下的数学概念教学策略——以人教版课标教材八年级下册“17.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教学为例[J];中国数学教育;2010年23期
2 蔡昌秀;蔡历亮;;从“形的变换”到“数的变换”——中考中一道填空压轴题的赏析与启示[J];中国数学教育;2010年21期
3 陆志强;;“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结构体系及其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初中第五次课题会议江苏子课题组研究课展示[J];中国数学教育;2010年Z2期
4 朱文芳;;研究数学学习时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数学教育;2010年09期
5 刘金英;;一切尽在情理之中——对“平行四边形”概念教学的认识[J];中国数学教育;2010年09期
6 李海东;;“理解数学”是教好数学的前提——“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结构体系及其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初中第五次课题会议成果综述[J];中国数学教育;2010年07期
7 刘金英;;基础性·应用性·思想性·发展性——关于2010年九年级数学复习教学的建议[J];中国数学教育;2010年05期
8 蒋文蔚;几何直观思维在科学研究及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数学教育学报;1997年04期
9 史宁中;关于数学的反思[J];东北师大学报;199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新勇;“先锋”、历史与意识形态——评陈晓明《表意的焦虑》[J];文艺研究;2005年01期
2 姜广平;;与陈晓明先生对话[J];文学教育(下);2013年08期
3 储昭华;;也论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特点及其出路——兼与陈晓明同志商榷[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6年01期
4 张景超;一种新批评的文化品格──关于陈晓明现象[J];文艺评论;1995年02期
5 陈晓明;朱竞;;关于世纪体验的对话[J];粤海风;2002年01期
6 张晓琴;;陈晓明学术年谱[J];东吴学术;2014年04期
7 陈晓明;姜广平;;“我觉得我还没有真正开始”——陈晓明、姜广平对话[J];西湖;2007年02期
8 洪治纲;话语变革与历史祛魅的内在真相——评陈晓明新著《表意的焦虑》[J];南方文坛;2003年02期
9 夏可君;;解构在中国的发生——试评陈晓明《德里达的底线》[J];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04期
10 孟繁华;英姿勃发的文化挑战——陈晓明和他的文学批评[J];南方文坛;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林贤治;;60年文学史如何书写?[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3期(总第197期)[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深度报道组记者 许琴;“被孩子们需要真幸福”[N];南京日报;2008年
2 记者 梁婷邋通讯员 曾千倍;评论家陈晓明在深谈文学“越界”再生之路[N];深圳特区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王研;陈晓明:我们需要中国学者的立场[N];辽宁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树红霞;陈晓明:让文学回到文学本身[N];福建日报;2013年
5 唐小林;荒唐的逻辑只能得出荒唐的结论[N];文学报;2013年
6 柴哲彬;当代文学的“精神地形图”[N];中华读书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王研;为人民服务是文艺永恒的使命[N];辽宁日报;2012年
8 文雄 逄明博;思路一转天地宽[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年
9 熊元义;不薄老凤爱雏凤[N];文学报;2013年
10 早报记者 许荻晔;“1942—1992中国文学有一贯性”[N];东方早报;2014年
,本文编号:19710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971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