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与隐喻:阿来“山珍三部”的文化密码
本文选题:山珍三部 + 中心意象 ; 参考:《兰州学刊》2017年12期
【摘要】:阿来在山珍三部中本着一以贯之的人本主义立场,以辩证的目光、惋惜的笔调描写新旧、强弱、内外文化碰撞的火花,抒发自己对社会发展弊病和文化冲击的独到见解。作者并不刻意地使用隐喻与象征的创作手法,也不悉心追求深奥的人生哲理,但却使作品处处散发着隐喻与象征的意味,透露出难以遮挡的人文情怀的光芒,审视复杂人性中不为人知的方面。作品以三种中心意象为叙述焦点,渗入时代、人性、文化等核心元素,通过展示三种意象与人类经济利益纠缠不清的命运遭际,表达了作者对人性善念的坚守和对堕落灵魂的救赎。
[Abstract]:In the three books of Shan Zhen, with a consistent humanistic stand and a dialectical look, he describes the old and new, the strong and the weak, the sparks of the collis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cultures, and expresses his original views o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ills and the cultural shock. The author does not deliberately use metaphor and symbolism, nor pursue the profound philosophy of life, but it makes the works exude the meaning of metaphor and symbolism everywhere, revealing the irresistible light of humanistic feelings. Examine the unknown aspects of complex human nature. With three central images as the narrative focus, the works infiltrate the core elements of the times, human nature, culture, and so on, by showing the fate of the three images and the inextricable economic interests of human beings. It expresses the author's adherence to human goodness and his salvation to the fallen soul.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207.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继新;无法解读的阿来[J];文学自由谈;2004年05期
2 付艳霞;指挥一部混沌的村落交响曲——评阿来的《空山》[J];当代文坛;2005年05期
3 王琦;;阿来的秘密花——《空山》的超界信息解读[J];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01期
4 吴义勤;;挽歌:唱给那些已逝和正在逝去的事物——评阿来的长篇新作《空山》[J];当代文坛;2007年03期
5 郑新裕;;阿来“走了”[J];安全与健康;2007年20期
6 邱华栋;;阿来印象[J];扬子江评论;2009年02期
7 黄慧;;阿来作品中的神巫世界[J];新西部;2010年08期
8 迟子建;;阿来的如花世界[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11期
9 张学昕;;阿来的植物学[J];文艺评论;2012年01期
10 未已;;外籍学生阿来[J];意林;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学昕;;孤独“机村”的存在维度——阿来《空山》论[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南帆;;美学意象与历史的幻象——读阿来的《空山》[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梁海;;“小说是这样一种庄重典雅的精神建筑”——作家阿来访谈录[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4 阿来;姜广平;;“我是一个藏族人,用汉语写作”[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5)[C];2011年
5 廖全京;;存在之镜与幻想之镜——读阿来长篇小说《尘埃落定》[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6 李大鹏;;沉重的叹息——评《遥远的温泉》[A];2002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迟子建;阿来的如花世界[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牛梦笛;阿来:写作就像湖水决堤[N];光明日报;2013年
3 宋庄;阿来 我希望通过写作自我修复[N];工人日报;2013年
4 实习记者 陈馨;阿来:“市场化写作”前景广阔[N];中华读书报;2001年
5 冯勇 本报记者 宋亚娟;李康云:阿来文学的叩问与聆听[N];乐山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施晨露;阿来:我不是写作匠[N];解放日报;2012年
7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尹平平;阿来:经典是作家学者读者共同的创造[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8 记者 侯大伟 樊曦;有些文学奖像在评先进[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9 栏目主持 舒晋瑜;阿来:民族主义的铁疙瘩[N];中华读书报;2013年
10 秦淮川;阿来三问 谁应回答[N];湖北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艳伶;新时期藏地汉语小说视野中的阿来及其意义[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玉梅;扎根:阿来的小说创作[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2 宋茹;论阿来《格萨尔王》对史诗的继承与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温卉;阿来小说中的灾害书写[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郑淑玲;存在维度下的人性叩问[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5 林岚;阿来小说的乡土空间叙事[D];贵州民族大学;2016年
6 曾钰雯;阿来小说“越界书写”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7 孔倩;论阿来小说中的诗意叙事[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8 曾红飞;在民族性与现代性之间[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9 黄山;阿来作品风格的成因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5年
10 王新宇;空山:“机村”世界的存在与救赎[D];辽宁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9753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975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