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博弈、生态危局和资本伦理下的审美救赎——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的狼叙事解读
[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 and literary creation, wolf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image or subject matter. In human cultural territory or literary works, wolves are evil beasts, or totem myths. In a hundred years of Chinese literature, wolves and their cultural metaphors have always been closely related to literature. Since the new period, the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ethical emotion of wolf novels have experienced several turns, such as enlightenment perspective, humanitarianism, ecological appeal and so on. An unavoidable fact is that since the 21st century, the spectacular wolf scene in the writers' works and the rampant wolf culture on the social level constitute a literary landscape of the new century literature. A simple list of wolf novels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207.4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磊;新世纪文学的出路:科学文学──兼论灾害文学的创立及发展思路[J];劳动安全与健康;2000年02期
2 罗峥嵘,刘彦武;新世纪文学走势研讨会综述[J];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01期
3 杨扬,王鹏飞,王京芳,李相银,邓集田,韩袁红;影响新世纪文学的几个因素[J];文艺争鸣;2005年02期
4 张颐武;李祖德;张冲;赖洪波;师力斌;刘稀元;史静;魏薇;;关于“新世纪文学”[J];文艺争鸣;2006年01期
5 张未民;;中国文学的“时间”——关于“新世纪文学”论述的一个逻辑起点[J];南方文坛;2006年05期
6 雷达;任东华;;“新世纪文学”:概念生成、关联性及审美特征[J];文艺争鸣;2006年04期
7 白烨;;新的裂变与新的挑战——我看“新世纪文学”之二[J];文艺争鸣;2006年06期
8 张未民;;新世纪文学的发展特征[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宋炳辉;;开放的经典教育与新世纪文学生态[J];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02期
10 雷达;;论“新世纪文学”——我为什么主张“新世纪文学”的提法[J];文艺争鸣;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未民;;新世纪文学的发展特征[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4)[C];2006年
2 雷达;;论“新世纪文学”——我为什么主张“新世纪文学”的提法[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2)[C];2007年
3 杨晶;;新世纪文学:过去、现在与未来——“新世纪文学十年”学术研讨会纪要[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6)[C];2010年
4 张未民;;新世纪以来的文学进程[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6)[C];2010年
5 ;年会小组讨论情况 第一小组举行了关于“新时期、新世纪文学的命名及总体研究”的讨论[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未民;;新世纪文学的发展特征[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红秀;;新世纪文学与大众传媒[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雷达;任东华;;新世纪文学初论——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的走向[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4)[C];2005年
9 谭光辉;;新世纪文学家的失约与失信[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1)[C];2007年
10 吴思敬;;“新世纪文学”,还是“世纪初文学”?——关于当下文学命名的思考[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2)[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石一宁;“新世纪文学研究”渐成气候[N];文艺报;2006年
2 李林荣;新世纪文学新在哪里[N];文艺报;2008年
3 傅逸尘;“新世纪文学”是否该终结[N];文艺报;2014年
4 文波 小石;“新世纪文学”呼之欲出[N];文学报;2002年
5 谭光辉 唐小林 白浩;从新时期文学到新世纪文学[N];文艺报;2006年
6 张未民;呼吁开展新世纪文学研究[N];文艺报;2007年
7 于文秀;“新世纪文学”的空泛能指与文化想象[N];光明日报;2008年
8 朱寿桐 澳门大学中文系;新世纪文学走势与传媒决定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次仁罗布;培养文学新人 繁荣文艺创作[N];西藏日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俞小石;迎接新世纪文学的春天[N];文学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胜;“新时期”小说的自我认同[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一军;农民工小说叙事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崔颖;论十七年小说中的革命理想主义[D];山东大学;2008年
4 尹莹;小说中的重庆[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凌瑶;新时期以来媒介演进下的中国军旅小说叙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带兄;当代蒙古族汉语小说创作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石培龙;第二媒介时代的文学景观[D];兰州大学;2010年
9 刘可可;知青小说叙事的演变及其背后[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杨永明;士者何为[D];武汉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豪杰;苦难中的人性呈现与困境中的精神坚守[D];兰州大学;2015年
2 黄金;从《第七天》看新世纪文学的体制运作与意义生成[D];西南大学;2015年
3 李修;数字媒介与新世纪文学[D];温州大学;2015年
4 洪晓萌;暧昧与轻逸—新世纪视阈下的70后短篇小说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5 李岩;论新世纪文学中的“80后一代”[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吕晓春;数字化环境与新世纪文学[D];鲁东大学;2011年
7 谢莹;新世纪文学发展和困境之思[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8 舒侠;新世纪文学的道德性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董亮;新世纪文学的哲学性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仁娟;新世纪文学的思想性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81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181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