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骆驼祥子》与老舍的晚年“迷失”
[Abstract]:Camel Locke is a treasure house to solve the mystery of Lao She's creation and thought in his old age. Through this work, we can see that Lao She's thinking about the problems of the poor has shown a striking depth as well as exposed the deficiency of the original. As this deficienc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his tragedy in his later years, this paper makes a thorough and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wo, and points out that although Lao She profoundly reveals the morbid nature of Xiangzi's soul, But he did not realize that spiritual emancipation was more difficult than material liberation, and Xiangzi could not be reborn unless he broke off his "slave addiction." Eradicating the servility of the poor is no easy task, but there are no shortcuts, as Lao She lost in his later years.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作家的晚年写作研究”(项目编号:12BZW081)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大项目“现代化进程中文学经典的认同作用研究”(项目编号:2014WZDXM021) 广州市教育系统创新学术团队项目“文学经典与文学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3C0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宁宁;;《骆驼祥子》:一个农民进城的故事[J];兰州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方习文;;众说纷纭:关于《骆驼祥子》的结尾及其改编[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02期
3 王丽娟;;《骆驼祥子》的现代启示[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郭立波;;论《骆驼祥子》中老舍的温厚情怀[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5 梁华;;《骆驼祥子》的比喻营构模式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6 陈思广;;在生成与转向间——1936~1966年《骆驼祥子》的接受研究[J];学术论坛;2011年10期
7 李微;;论《骆驼祥子》中再现的三大冲突[J];文学教育(上);2012年07期
8 ;对《骆驼祥子》的新释[J];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04期
9 ;《骆驼祥子》[J];中国京剧;1999年01期
10 张申艳;;对《骆驼祥子》三种英译文的赏析[J];才智;2013年3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祥安;;《骆驼祥子》故事时代考[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2 王桂妹;;超越“启蒙伦理”与“乡间伦理”的对峙性叙事——兼谈《骆驼祥子》的伦理呈现方式[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孙会军;;《骆驼祥子》的四个英译本比较研究[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4 张丽军;;“以善抗恶”、“以恶抗恶”到“以善寻善”:百年农民与城市关系的审美嬗变——以老舍《骆驼祥子》、苏童《米》和贾平凹《高兴》为例[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李红艳;郭文景:二十年等来《骆驼祥子》[N];北京日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陈熙涵;今天,谁在读老舍作品[N];文汇报;2009年
3 王蒙;雄辩与亲和[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闻祺;老舍:“京派”文学的代表[N];中国邮政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梁晓龙;论老舍《骆驼祥子》的连环画改编[D];青岛大学;2016年
2 付真真;说不尽的《骆驼祥子》—一部经典著作的多角度解读[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吴思远;《骆驼祥子》的修辞艺术探析[D];湖北师范学院;2015年
4 代迎春;《骆驼祥子》中水平方位的空间参照框架理论解读[D];重庆大学;2010年
5 杨立元;从《骆驼祥子》到《都市风景线》[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6 彭少华;论《骆驼祥子》的版本变迁与老舍的文化尴尬[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安娜/Anna Sahakyan;《骆驼样子》在亚美尼亚的传播[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孙晓丽;老舍《骆驼祥子》和蔡万植《浊流》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858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285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