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浦起龙的文学批评及其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6 17:05
【摘要】:浦起龙“诗史文集,多有涉猎”,以史学家、诗歌笺注家的身份为学界所熟知。其《读杜心解》、《史通通释》二书研究者日众,而其个人诗文创作却一直未受到学界关注。本文首次较为系统、全面地梳理了浦起龙的生平、交游、著述等情况,并以其个人文集、学术札记为主要研读文本,以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为经纬,尝试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从文学与学术两个角度,从文学批评观和文学创作两个方面,去挖掘浦起龙的诗文理论和创作的价值。并将其诗学观与诗歌创作、文论与散文创作相对照,探究其中的互证关系,以期重新认识和评判浦起龙及其文学成就。并以个体文学创作对时代学术特点的实践来以点窥面,探讨浦起龙与清初期文论家、“桐城派”、“乾嘉学派”学术观点的离合关系,这对于研究清初、中期的学术思想也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Pu Qilong's Collection of History of Poems is well known as a historian and a annotator of poetry. This paper, for the first time, systematically combs Pu Qilong's life, friends and writings, and takes his personal works and academic notes as the main reading texts, and takes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criticism as the classics and latitudes. On the basis of "knowing people and discussing the world", this paper tries to excavate the theory and value of Pu Qilong's poetry and prose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literature criticism and literary creation. From the practice of individual literary creation to the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 Qilong and the early Qing literary theorists, "Tongcheng School" and "Qianjia School", which is helpful to the study of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he academic thought of middle-term also has important meaning.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钰晨;;《读杜心解》的诗歌鉴赏理论基础及批评效果[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2 肖振宇;;论浦起龙《读杜心解》对杜甫诗歌的鉴赏[J];云梦学刊;2011年04期

3 张家壮;;论浦起龙《读杜心解》之缘起、编次及其“心解”法[J];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03期

4 孙纪文;姚雪洁;;《读杜心解》在杜诗批评史上的价值[J];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02期

5 陈其泰;;历史编纂的理论自觉——《史通》、《文史通义》比较研究略论[J];人文杂志;2010年03期

6 孙纪文;姚雪洁;;《读杜心解》在清初杜诗学研究中的学理秉承与创新[J];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7 张寒;;浦起龙《读杜心解》之瑕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8 张家壮;林继中;;从结构分析中得心解——浦起龙《读杜心解》特色之一[J];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02期

9 李海燕;;《钱注杜诗》和《读杜心解》阐释特色之比较[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杨绪敏;;论明清时期《史通》的流传、整理和研究[J];史学月刊;2008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姜云鹏;韩愈古文评点整理与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2 杨永发;杜诗四家注之内容系统与功能系统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家壮;明末清初杜诗学述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科培;明代无锡华氏家族文学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2 沈妤;金圣叹《杜诗解》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邱筱君;浦起煃《媭杜心解》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张康;浦起龙《读杜心解》阐释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5 张寒;浦起龙《读杜心解》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6 孙娜;荀子性情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那兰兰;杜注四种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张晔;刘知几对两汉史学述评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继甫;浦起龙《读杜心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程继红;明清《国语》评点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149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3149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8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