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地域文化与现代作家的精神路向——以民国时期南京为例的一种考察

发布时间:2019-06-15 15:33
【摘要】:民国时期的南京,人与城、人与事、人与历史交织融汇于一体。此间,在现代作家笔下产生了许多名篇佳作,这些作品都被列为永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留存下来。它们不只是现代作家人生追求的印痕记录、时势艰难的历史剪影,也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创作的素材,一类文体的样式,或者作为一种现象的文学史存在,而是一种特殊历史、特殊地域文化,呈现了现代作家内蕴极其丰富而纷繁复杂的文化精神理路,并由此形成了独特地域文化的丰韵和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在这种思路和地域文化的理念指导下,重新阅读现代作家作品,勾勒出一幅具有典型地域色彩的文学史图景,探寻现代作家某些精神生成演变的路向和缘由,以此力求贴近现代中国文学史的原生态。
[Abstract]:In Nanjing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ople and cities, people and things, people and history were intertwined and integrated. During this time, many famous works have been produced in the works of modern writers, all of which are listed as eter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preserved. They are not only the imprint record of the pursuit of modern writers' life, the historical silhouette of the difficult times, but also not only the material of literary creation, the style of a kind of style, or the existence of literary history as a phenomenon, but a special history, special regional culture, which presents the rich and complicated cultural and spiritual road of modern writers. And thus formed the unique regional culture rich rhyme and a city cultural landmark.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train of thought and the concept of regional culture, this paper rereads the works of modern writers, outlines a picture of literary history with typical regional color, and explores the direction and reason for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some spirits of modern writers, so as to strive to be close to the original ecolog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现代中国‘革命文学’社群结构和作家谱系研究”(14AZD08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瘦瘦;;现代作家 网上成名[J];中国商界;2000年01期

2 李琰;;浅谈现代作家的志向抉择[J];文学教育(下);2007年12期

3 ;现代作家全集(文集)整理编纂学术研讨会于9月5日、6日在北京大学举行[J];鲁迅研究月刊;2009年09期

4 雷锐;现代作家的异国旅游文学[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5 张健;;现代作家肖像[J];四川文学;2005年05期

6 范雯雯;;传统与现代之间:现代作家的“小城意识”[J];语文学刊;2006年01期

7 张建锋;;四川现代作家资源开发刍议[J];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08年00期

8 许锡强;;现代作家的“援洋命名”现象[J];阅读与写作;2009年04期

9 张磊;城乡交响中的小城乐章——浅论现代作家的小城意识[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10 郑春;从科学到文学──试论现代作家留学过程中的专业“转向”[J];文史哲;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小平;;论漳州籍现代作家杨骚30年代的创作[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2 王本朝;;“当代”的建构与来自现代作家的认同[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3 马云;;现代作家民族身份的隐与显[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4 吴定宇;;西蜀文化之气与川籍现代作家的创作——以郭沫若、李R既恕徒鹞齕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5 刘殿祥;;“杀蠹的芸香”:闻一多国学研究的思想价值取向——闻一多国学研究经典的当代意义[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6 姚枫;;民间文学开拓者的足迹——现代作家周文[A];周文研究论文集[C];2007年

7 徐学;;茅盾研究无须悲观[A];茅盾研究(第三辑)[C];198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商金林;从1950年代现代作家选集的出版说起[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圣鹏 浙江工业大学;并非怀旧:现代作家和学者的历史回忆方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王玉华;现代作家作品的版本[N];中华读书报;2002年

4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侯桂新;向现代作家学习“底层写作”[N];光明日报;2013年

5 毛守仁;现代作家行走山西[N];山西日报;2012年

6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 郑春;留学背景开创文学新局面[N];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郜元宝;打破“方言神话”[N];深圳特区报;2012年

8 吴晓东;场域视野中的曹葆华[N];中华读书报;2011年

9 郜元宝;欢迎“上海文学”的睡虎醒来[N];文学报;2013年

10 何况;消弥科学与人文的对峙[N];文艺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荣秀;走进新时代——试论若干现代作家建国后的心路历程[D];山东大学;2009年

2 张高杰;中国现代作家日记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肖向明;“幻魅”的现代想象[D];中山大学;2006年

4 贺昱;疏离·交叉·相融[D];复旦大学;2006年

5 红霞;蒙古族现代作家群体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6 于立影;骆宾基评传[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学佳;现代作家的北京想象与经验表达[D];兰州大学;2012年

2 李娜;重塑故乡—现代作家文化怀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3 吴晓艳;现代作家笔下仆人形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朱静龄;论现代作家的“男性疾病”书写[D];浙江大学;2015年

5 汪旭;新交通视野下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学体验(1912-1927年)[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6 朱晓霞;现代作家北京叙事的创作主题[D];山东大学;2007年

7 田可新;试论现代作家对精神疾患的探索[D];山东大学;2009年

8 赵静;中国现代作家的“祖孙书写”[D];西南大学;2013年

9 李晓娴;现代作家自传中的自我想象与重塑[D];扬州大学;2014年

10 何永芳;现代作家的成都书写[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00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500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c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