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朱之蕃《奉使朝鲜稿》整理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03 06:28
【摘要】:《奉使朝鲜稿》是朱之蕃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出使朝鲜的使行纪录,它以诗歌兼杂著的形式,记录了此次出使的行进路线、见闻感悟、颁诏宴饮、交游唱和等诸多内容,再现了中朝两国之间、两国文人之间交往的历史面貌。《奉使朝鲜稿》不仅是朱之蕃个人创作的结晶,也是使行文学的重要作品,全书实现了纪事性与纪实性的有机结合,诗文兼备,内容真实。本文将采用史料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和文献学方法,对《奉使朝鲜稿》进行整理与研究。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章主要介绍《奉使朝鲜稿》的成书与版本。首先从朱之蕃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两方面来论述《奉使朝鲜稿》的成书,《奉使朝鲜稿》的写作,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也受到了前辈创作模式的影响。其次介绍《奉使朝鲜稿》的版本情况,再与《丙午皇华集》收录的内容进行比较。第三章系统分析《奉使朝鲜稿》的编排体例与主题。作品在编排上呈现出两个特点:第一,先诗后文,最后附录他人的唱和作品;第二,诗歌以时间先后为序排列。全书的主题大致归纳为四类,分别是宣扬明朝的大国权威、探询朝鲜的民俗风尚、感怀朋友的深情厚谊、表达辞官归隐的志向。第四章从文学价值、史料价值、文献学价值三方面论述《奉使朝鲜稿》蕴含的价值。首先,《奉使朝鲜稿》中收录的作品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为使臣文学交流之典范、扩大了《兰雪轩集》在中国的传播,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其次,《奉使朝鲜稿》中的诗文提供了朱之蕃生年的佐证资料、交游资料,对明朝、朝鲜沿途驿站、道路、风景、民俗等的记录,是研究十七世纪初期明朝、朝鲜社会状况的参考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最后,《奉使朝鲜稿》的文本可以校勘《丙午皇华集》,附录的《东方和音》中保存了朝鲜文人的诗文,因此也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论文的结语部分,针对全文的论述作归纳总结,并指出论文存在的不足。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皇华集》所载明使臣词作[J];词学;2010年01期

2 杜慧月;詹杭伦;;明代金n\、张s鍪钩视搿都咨昊驶肥雎踇J];兰州学刊;2008年01期

3 姜维东;黄为放;;程龙与《癸酉皇华集》[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1期

4 权赫子;;从《皇华集》“箕子题咏”看辞赋的外交功能[J];东疆学刊;2011年03期

5 曹婷婷;;《皇华集》——中朝文化交往的历史见证[J];韩国学论文集;2004年00期

6 王克平;;《皇华集》的文学价值[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孟宪尧;孟小泸;;明代中朝使臣经行路线考——以《皇华集》较为集中的吟咏胜地为中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杜慧月;;历史镜像中的《皇华集》诗歌——《李朝实录》、《皇华集》的互文阅读[J];东疆学刊;2010年02期

9 姜维东;;姜曰广、王梦尹《丙寅皇华集》学术价值探究[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10 孟宪尧;孟小泸;;明代出使朝鲜使臣类型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克平;;《皇华集》所反映的中、朝文化交流[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孟宪尧;《皇华集》与明代中朝友好交流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2 王克平;朝鲜与明外交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311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5311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b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