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元中期龙虎山道士诗人群体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16 11:34
【摘要】:在儒家文化陷入忧患的元代,道教文化却前所未有地活跃起来,特别是在江南地区,道教十分繁盛。作为江南道教统领的龙虎山教派受到朝廷倚重,不仅在岳镇海渎的祭祀中发挥作用,而且广泛参与元代政治,向统治者举荐儒士,保全儒家文化。政治上的显赫,也扩大了龙虎山道士诗人的交游网络,与他们有交谊之人从方外友人到朝廷重臣无所不包,不仅社会地位高、文化层次高,而且遍及南北,涉及不同的民族与宗教。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龙虎山道士诗人群体的交游与创作,都极具时代特点。元中期时龙虎山道派进入鼎盛期,有大量活跃于政坛、文坛的道士,他们当中能为诗者不在少数。这些道士诗人多为江西本地人,在地域、血缘、师承上有着紧密联系。这些联系使得他们作为一个群体在观念上更为趋同,在交游人物上多有重合,所创作的诗歌也颇有相类之处。以存诗较多、交游最广的吴全节为例,与他有交游的人物南方稍多于北方,其中北方多显宦,南方多名士,大部分有为官经历及良好的儒学素养。同时,他的交游网络也呈现出一定的包容性,佛门子弟及有基督教信仰背景的人亦在其列,充分体现出元代多民族、多宗教共同发展的时代特征。就诗歌创作而言,龙虎山道士诗人的作品中体现着这一群体多重身份的特点。一方面他们写有许多与自身身份紧密相连的宗教类诗歌,如游仙诗、宫观山水诗、宗教事务诗。另一方面他们笔下也有体现儒士心态的民生诗,文士心态的交游诗、题画诗、上京纪行诗。同时,因为受到与之有交游的奎章阁文人群体的影响,龙虎山道士的诗作整体上呈现平和雅正之风。作为元代特殊的一类诗人群体,元中期龙虎山道士诗人展现了元代独特的政治文化生态。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207.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查洪德;;元代诗学“主唐”“宗宋”论[J];晋阳学刊;2013年05期

2 罗争鸣;;宋金元时期道教与诗歌研究的回顾与思考(2005—2012)[J];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3 李超;;元代南方道教与江西文人和文学[J];中国道教;2012年04期

4 邱江宁;;元代上京纪行诗论[J];文学评论;2011年02期

5 刘宏英;;元代上都崇真宫的文学活动考论[J];中国道教;2009年02期

6 姬沈育;;虞集与元代南方道教的密切关系及其原因[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郭顺玉;试论元诗“四大家”与道教的关系[J];宗教学研究;1998年03期

8 刘继才;;论元代的题画诗[J];辽宁师院学报;198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晓林;元代国家祭祀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方;元代江南的道士与文士[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361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5361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8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