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电影改编叙事策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电影改编叙事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电影艺术从诞生起就与文学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同为叙事艺术,叙事性则成为两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电影从小说那里得到了丰富的故事素材,也在叙事技巧上获得了诸多形式的变化。电影业的快速发展,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和借鉴起到了很大作用。所以,在电影的改编的过程中,就涉及到了叙事策略的问题。在研究电影改编的过程中,叙事性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它为小说文本到电影文本的转换提供了可能性,叙事学也就成为了在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电影和小说在叙事手段上的根本差异在于两者的叙事媒介不同,小说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经过了读者的思考和想象,进而转化成在自己内心中的形象来展开一个故事。而电影则是以声音和影像的结合来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虽然两者有着极大的不同,但是叙事性的存在却将两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令某一个故事可以以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呈现。在电影改编的研究方面,批评家们虽早已涉猎,在我国也曾掀起了两次改编讨论热潮,但是丰富和完善现有的改编理论依然是现在飞速发展的影视业所亟需的。茅盾文学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获奖作品往往被改编成影视作品。茅盾文学奖自1982年设立以来,评奖活动已进行了30余年,到2011年第8届为止,一共有36部获奖作品产生(两部荣誉作品除外)。其中有18部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电影9部,电视剧15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改编作品能够获得如此大的关注,离不开获奖作品本身就具有的人文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改编影视作品能够从故事内容上直接承袭原著中的最具营养价值的部分,有了这种先天优势,再加上影视语言的运用,改编作品自然备受瞩目。但是,在改编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种种问题和困难,这就需要在改编时通过对原著的主题、情节、人物以及叙事角度等方面的变化来进行调整和修改,通过这些方面的改动,使其符合电影叙事的规范、电影语言的艺术规律。在另一方面,也需要考虑电影这一艺术的商业性以及文学与电影受众群体不同所带来的影响进行改编,本文在这一方面重点讨论了大众文化为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改编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叙事学 茅盾文学奖 电影改编 大众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905;I207.42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绪论8-12
- 一、关于电影和文学叙事学以及电影改编的研究8-9
-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意义9-10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10-12
- 第一章 叙事学中的电影与文学12-16
- 第一节 电影与文学的叙事性12-13
- 第二节 文学叙事理论和电影叙事理论13-16
- 第二章 电影改编理论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改编现状16-24
- 第一节 电影改编及其理论探讨的现状16-18
- 第二节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特质18-21
- 第三节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电影改编方式21-24
- 第三章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电影改编叙事手法分析24-38
- 第一节 叙事角度的调整24-27
- 第二节 故事主题的调整27-31
- 第三节 故事情节的变化31-34
- 第四节 人物形象的变化34-38
- 第四章 大众文化对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电影改编策略的影响38-43
- 第一节 大众文化的含义及审美特征38-39
- 第二节 大众文化对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电影改编策略的影响39-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7
- 附录47-49
- 致谢49-50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50-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骏;;中西方电影改编之比较[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4年01期
2 盛暑寒;;电影改编过程中的若干问题[J];电影文学;2007年16期
3 曹勇;;对90年代电影改编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4 周仲谋;;1990年代以来电影改编理论研究综述[J];当代文坛;2011年04期
5 周仲谋;;1990年代以来电影改编理论研究综述[J];东方论坛;2011年03期
6 黄丽娟;;文学到电影改编的可操作性分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8期
7 李军;;媒介转换与意义差异——从现代发生学的角度论文学的电影改编[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8 方敬杰;;经典电影改编需要理性思考[J];声屏世界;2012年01期
9 徐洁;;情爱的再阐释——从文学到电影:《色戒》的电影改编[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9期
10 蒋子龙;;电影改编之我见[J];电影艺术;198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辰;;从文本到银幕的戏剧张力——谈戏剧《怀疑》的电影改编[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生 彭致 编译;美电影改编扩大图画小说市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2 姬政鹏;电影改编正流行[N];中国电影报;2014年
3 朱建新;电影改编与文学批评[N];文艺报;2009年
4 张琼;进化的隐喻与困惑:文学与电影改编[N];文艺报;2009年
5 特约撰稿 谢轶群 云南艺术学院教师;电影改编 成也文学败也文学[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2年
6 里昂;纯文学将成为电影改编的“救星”吗?[N];文学报;2012年
7 丁亚平;经典的还原:电影改编的经验与贫乏[N];光明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李晓晨;电影改编小说能否“一滴水见太阳”[N];文艺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李金玲;“光线”照射“仙海” 影视游戏一体化盛行[N];中国企业报;2014年
10 佟吉清;《致青春》:除了爱情还有别的[N];中国妇女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建新;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的电影改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2 龚金平;作为历史与实践的中国当代电影改编[D];复旦大学;2006年
3 李青霜;赛珍珠中国题材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赵庆超;中国新时期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霄龙;从文本到荧屏[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2 周海洋;莫言小说的电影改编[D];广西师范学院;2015年
3 刘薇;小说《陆军流动外科医院》与其电影改编的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6年
4 闫枢擎;《聊斋志异》电影改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5 卢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艺术转换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6 艾芸芸;艺术精神的互融共生—新时期乡土文学的电影改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7 王卓尔;我国跨文化电影改编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8 张旭宁;“十七年”(1949-1966年)中国电影改编探析[D];长春理工大学;2016年
9 徐继鹏;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电影改编叙事策略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5年
10 黄丽娟;论中国当代文学的电影改编[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电影改编叙事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15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61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