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诗歌“清峻”风格及其成因研究
本文关键词:嵇康诗歌“清峻”风格及其成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嵇康是魏晋时代有重要影响力的一位文学家、玄学家和音乐家。在思想解放的魏晋时代其特立独行、风度翩翩又富有才华,是当时的大名士也是很多人竞相模仿的对象,由其人格特点导致的悲剧命运让后世的知识分子在唏嘘之余也生出了嵇康情结。嵇康也像同时代的其他文人一样,留下了文学作品传世,还有很多著名的篇章如《与山巨源绝交书》、《琴赋》等,嵇康的文学成就在论辩文上应该是更胜一筹:析理绵密,气势雄健而又文辞华美。但是嵇康的诗歌,更多的是记录了其心态、爱憎,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也鲜明地体现了嵇康的喜怒爱憎之选择。对于嵇康的研究,历来的学者往往把重点放在嵇康的思想研究、论体文研究和比较研究方面,对于嵇康的诗歌研究则显得不够充分。正因为如此,本文从嵇康的诗歌入手,研究嵇康诗歌的“清峻”风格及其形成的原因。本文在结构上主要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梳理前人对于嵇康作品的版本整理、思想、论体文和比较研究方面已取得的成果,以之作为本文论述的基础。正文部分分为三章,其内容如下:第一章,通过对“清”“峻”的含义演变分析,来研究魏晋时期的“清峻”内涵和后世对于“嵇志清峻”的不同理解。第二章,主要深入文本,分析嵇康诗歌的“清峻”风格。论文分别从内容和艺术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即通过对嵇康诗歌内容的“清峻”、诗歌形式和意象的选择、“兴”和典故修辞的运用等来具体分析“嵇志清峻”。第三章,分析“嵇志清峻”形成之因。“清峻”风格的形成有其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表层原因则是其家世儒学、阅读相关书籍、年幼丧父和社会思潮的影响,而深层深原因则是其越名教任自然和执着固守的人格。结语部分对全文的内容作了总结,对自己在论述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与不足作了自我批评。
【关键词】:嵇康 诗歌 清峻 人格 成因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12
- 第一章 “嵇志清峻”辨12-22
- 第一节 前人对“嵇志清峻”的不同理解12-16
- 第二节 我们对“嵇志清峻”的理解16-22
- 第二章 嵇康诗歌的“清峻”特征22-39
- 第一节 嵇康诗歌内容呈现的“清峻”22-28
- 第二节 嵇康诗歌形式和意象选择与“清峻”风格的形成28-33
- 第三节 嵇康诗歌中“兴”和典故的运用与“清峻”效果33-39
- 第三章 嵇康诗歌清峻风格的成因39-51
- 第一节 嵇康的越名教任自然39-41
- 第二节 嵇康的执着固守41-43
- 第三节 嵇康的矛盾人格与嵇诗“清峻”的风格43-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4
- 致谢54-55
- 个人简历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经太;论汉魏“清峻”风骨[J];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04期
2 钱雯;清峻:嵇康的玄思与诗情[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景蜀慧;;嵇康之“轻时傲世”与“嵇志清峻”[J];中国文化;1991年02期
4 陈恩维;嵇康诗风新论[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吕国康;;清峻高洁的羁旅之情——柳诗探幽[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09期
6 许总;雄豪之概与清峻之美──刘禹锡诗论[J];苏州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7 ;尊法反儒 清峻通脱——略论曹操的诗歌[J];广东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年02期
8 ;卷首语[J];山西档案;2012年02期
9 陈旧;;海德堡:一所大学和一座小城的故事[J];教师博览;2010年09期
10 蒋子龙;;飞行阅读[J];作家;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马强;药剂施用亟待走出三大误区[N];中国花卉报;2009年
2 中国美协理事 四川省美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 四川美术馆馆长 梁时民;虚静天然 清峻有致[N];中国艺术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雪;嵇康诗歌“清峻”风格及其成因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嵇康诗歌“清峻”风格及其成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51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75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