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藏神话中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汉藏神话中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神话蕴含着一个民族先民们的生活智慧,内容涉及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先民互相传述,并将神话信以为真。神话也是一个民族最原始的文学样式,在神话中,形形色色的人、事、物都反应着先民最原始的文学表达方式。认识和理解神话对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有很重要的意义。汉、藏民族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生产方式也各有不同,作为现实生活的反映,神话表现出来的内容和风格也不同,通过对这些不同的比较研究,可以得出理解汉、藏文学、文化的新的出发点。从神话中的女性形象入手对汉、藏神话进行比较,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视角。女性作为神话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必然体现着汉藏民族关于女性社会地位、女性文学塑造的不同观点。本文从三个方面入手,对汉、藏神话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对比研究。首先从包含女性形象的神话篇目入手,通过神话中包含女性形象的篇目在神话总数量中的比例,和女性在单篇神话中的篇幅比重两方面,对汉、藏神话体现出的不同进行对比,直观感受女性在汉、藏先民的世界中的社会地位。第二章将神话分类,从不同类型的神话入手,比较女性在各个不同类型的神话中占据的分量,更加具体的对比汉、藏神话世界中的女性形象的不同,以及女性在各个不同的神话时期的社会地位。第三章主要从女性形象塑造这个角度入手,以语言直接描写和内容情节烘托两个角度对比汉、藏神话对女性形象塑造的不同手法和特点。
【关键词】:神话比较 女性形象 数量 重要性
【学位授予单位】:西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22
- 1.1 选题缘由10-12
- 1.1.1 汉藏文学比较可以成立的理论基础10-11
- 1.1.2 汉藏神话各自的保存和研究成果为比较提供了客观条件11-12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12-14
- 1.3 对神话、传说、故事的概念界定14-18
- 1.3.1 神话、传说、故事的定义与特点14-15
- 1.3.2 神话、传说、故事的区别与联系15-18
- 1.4 研究现状综述18-22
- 1.4.1 神话比较研究19
- 1.4.2 藏族神话研究19-20
- 1.4.3 汉族神话中女性形象研究20-22
- 第一章 汉藏神话中女性形象的篇幅比重及其体现的意义22-27
- 1.1 包含女性角色的神话在神话总数量中的比重22-24
- 1.1.1 汉族神话中包含女性角色的神话在神话总数量所占的比重22-23
- 1.1.2 藏族神话中包含女性角色的神话在神话总数量所占的比重23-24
- 1.2 单篇神话中女性角色的篇幅比重24-27
- 1.2.1 汉族神话中,女性形象所占的单篇篇幅比重24-25
- 1.2.2 藏族神话中女性形象所占的单篇篇幅比重25-26
- 1.2.3 小结26-27
- 第二章 对神话中的女性形象的分类比较27-45
- 2.1 创世神话中的女性形象27-29
- 2.1.1 汉族创世神话中的女性形象27-28
- 2.1.2 藏族创世神话中的女性形象28-29
- 2.1.3 小结29
- 2.2 造物主神话中的女性形象29-31
- 2.2.1 汉族大自然神话中的女性形象29-30
- 2.2.2 藏族造物主神话中的女性形象30-31
- 2.2.3 小结31
- 2.3 人类起源神话和经营天地神话31-38
- 2.3.1 人类起源神话中的女性形象对比32-33
- 2.3.2 经营天地神话中的女性形象对比33-38
- 2.4 英雄神话38-45
- 2.4.1 汉族英雄神话中的女性形象38-41
- 2.4.2 藏族英雄神话中的女性形象41-45
- 第三章 汉藏神话中女性形象体现的审美倾向45-58
- 3.1 女性外貌描写在汉藏神话中的作用45-51
- 3.1.1 汉族神话中对女性外貌描写的作用45-48
- 3.1.2 藏族神话中女性外貌描写的作用48-51
- 3.1.3 审美的“文本”表现的不同51
- 3.2 汉藏神话在情节和内容上对女性形象的塑造51-56
- 3.2.1 汉族神话中女性形象在内容中的体现51-54
- 3.2.2 藏族神话中女性形象在内容中的体现54-56
- 3.3 从女性形象的表现来分析藏汉神话中蕴含的文学意识56-58
- 3.3.1 对女性形象外形特征的描写56
- 3.3.2 从内容中挖掘人物形象56-57
- 3.3.3 女性在神话情节中承担的一个共同任务57-58
- 结论58-60
- 参考文献60-64
- 附录64-7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1-72
- 致谢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东;;浅谈希腊神话的意义[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2 蔡汀;;《神话故事》[J];野草;2013年06期
3 张驰;;论“神话”在电影中的转化与发展[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12期
4 ;再造神话[J];初中生;2010年Z1期
5 约瑟夫·马里;胡建升;陈心湛;;神话、历史与神话历史[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2年01期
6 郑谦;;神话与科学的交叉点及分界线[J];山茶;1984年05期
7 牛苏林;马克思论神话[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赵逵夫;《中外神话与文明研究》序[J];贵州文史丛刊;2005年01期
9 涂笑非;;女娲神话:一个结构分析个案[J];太原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10 林丹娅;;语言的神力:神话隐喻的性别观[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兰雪燕;黄任远;;满-通古斯语族洪水神话比较研究[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2 兰雪燕;;以生存的意志——试析黑龙江流域各族神话产生的心理基础[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3 程健君;;中原神话调查报告[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4 杨利慧;;仪式的合法性与神话的解构和重构[A];《民族遗产》(第2辑)[C];2009年
5 张旭东;;试论泰缅神话中对中国形象的认知[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汤惠生;;神话中之昆仑山考述——昆仑山神话与萨满教宇宙观[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丽;古老神话萃取“心灵鸡汤”[N];中国邮政报;2005年
2 李人凡;《神话历史丛书》的创新意义[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徐而缓;一个民族的“神话”范本[N];检察日报;2003年
4 玄武;神话的历史[N];光明日报;2003年
5 特派记者 程明盛;《神话中国》震撼京城[N];中山日报;2005年
6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 叶舒宪;中国文化再认识:从解读神话编码开始[N];中华读书报;2011年
7 路杰;英雄神话的心理意义[N];学习时报;2013年
8 伍刚硕;试论民族古籍神话的真实性和虚构性[N];贵州民族报;2013年
9 记者 吴娟;《神话中国》 音乐舞台上的新标尺[N];中山日报;2012年
10 甘霖;“本”而不“土”的神话[N];音乐周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殷书林;论路易斯·格吕克对古典神话的颠覆性改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2 林炳僖;韩国神话历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包哈斯;蒙古族和满族神话的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霍丽丽;中西医药神话比较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迟达;厚土为韵·倩雀之灵系列角色造型设计[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杨阔;中日英雄神话比较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3 张媛;汉藏神话中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D];西藏大学;2016年
4 宿晶;中西洪水神话的文化差异[D];山东大学;2008年
5 崔慧华;幼师语文中的神话教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金丽;神话: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琦;神话的隐喻功能[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罗涛;神话与后现代性[D];郑州大学;2008年
9 卜会玲;神话中的蛇意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俞媛媛;关怀与神话:人类社会的生命之链[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3年
本文关键词:汉藏神话中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82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78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