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装置、灵的启示和善的共同体——解读迟子建《烟火漫卷》的城市书写
发布时间:2021-01-06 04:39
在最新的长篇小说《烟火漫卷》中,迟子建探索了一种具有个人印记的城市书写。为了有效地勾连起某种具有总体性的城市生活,写出城市烟火之漫卷,作者打造了三个特别的叙事装置:护送车、榆樱院和小鹞子。这三者在小说中不是一般性的物,而是承担着为故事推动提供可能性、连接更普遍的城市生活经验以及凝聚善的共同体的叙事伦理功能。迟子建既站在城市的内部书写了城市的建筑、文化和地理,城市人的日常、悲辛和命运,更站在城市的外部,塑造了黄娥这一别具神采的自然之子的形象,既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人物谱系,又对城市生活的困境和拯救提供了灵的启示。迟子建的城市书写,延续了她以往写作那种属灵的精神线索和现代性反思意识,开创了中国当代文学城市书写新的生成路径。
【文章来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0,(06)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烟火如何“漫”卷:作为叙事装置的护送车、榆樱院和小鹞子
二、城市烟火与自然之子
三、精神叙事:善和苦难的拯救
结语:城市书写的不同生成路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实主义当代化”中的“格非经验”——从《月落荒寺》说起[J]. 陈培浩. 扬子江文学评论. 2020(02)
[2]人类文明进程的尴尬、悲哀与无奈——与迟子建谈长篇新作《额尔古纳河右岸》[J]. 迟子建,胡殷红. 艺术广角. 2006(02)
本文编号:2959944
【文章来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0,(06)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烟火如何“漫”卷:作为叙事装置的护送车、榆樱院和小鹞子
二、城市烟火与自然之子
三、精神叙事:善和苦难的拯救
结语:城市书写的不同生成路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实主义当代化”中的“格非经验”——从《月落荒寺》说起[J]. 陈培浩. 扬子江文学评论. 2020(02)
[2]人类文明进程的尴尬、悲哀与无奈——与迟子建谈长篇新作《额尔古纳河右岸》[J]. 迟子建,胡殷红. 艺术广角. 2006(02)
本文编号:29599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959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