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后期诗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0 09:03
本文关键词:杨慎后期诗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杨慎为“明代三才子”之首,以博学广著著称,贬谪云南后对明中期云南文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然学术界对其研究尤其是后期诗歌研究还不够全面具体,本文通过研读杨慎后期诗歌,主要对杨慎的后期的诗学主张、思想内容、创作特色以及六朝派的发展进行研究。论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研究杨慎后期诗学观,通过对杨慎的诗话,诗序,诗歌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将杨慎其前后期诗学观以及与同时代的“七子派”的诗学观点结合起来研究,分析杨慎的兼收并蓄的博学观、倾心六朝和强调独创的诗学观。第二章通过对杨慎后期诗歌的研读,联系其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分析其后期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因为被贬谪至云南,离家万里。杨慎后期诗歌思想的主旋律为贬谪心境的变迁、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云南山水风物的热爱。第三章杨慎后期诗歌特色的研究,需要对杨慎后期诗歌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通过诗歌的情感体现、用事分析和语言研究三个方面来挖掘,探讨其后期诗歌的特点。认为杨慎后期诗歌具有感情真挚、用事深隐和语言清丽的特点。第四章杨慎贬谪云南,同时他也将他的六朝诗学思想带到了云南,对云南文人产生极大的影响。杨慎在云南广泛交友,举行各种文学活动。本章节主要是研究六朝派在云南的发展,通过研究杨慎交游成员、交游行迹、文学活动等方面来探讨六朝派的发展轨迹。将杨慎后期交游行迹划分为云南时期和四川时期,其中云南时期以研究“杨门六学士”及其外围为主,而四川时期研究与“汐社”成员活动为主。通过对杨慎后期诗歌的总体把握,再联系其个人身世和时代背景,全面的分析杨慎后期诗歌的诗学主张、思想内容和创作特色,以及他在后期贬谪困境中对六朝派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杨慎 云南 后期诗歌 六朝派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6
- Ⅰ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9-10
- Ⅱ 研究综述10-15
- 0.2.1 杨慎后期文学观念研究10-11
- 0.2.2 杨慎后期诗歌内容研究11-12
- 0.2.3 杨慎后期诗歌艺术研究12-13
- 0.2.4 六朝派发展研究13-15
- Ⅲ 研究的方法及主要内容15-16
- 第一章 杨慎后期文学观16-29
- 1.1 博学观16-21
- 1.1.1 博古通今17-18
- 1.1.2 诗文用字须有来历18-19
- 1.1.3 不可云宋无诗19-21
- 1.2 六朝观21-25
- 1.2.1 蕴藉为美21-23
- 1.2.2 诗贵缘情23-25
- 1.3 独创观25-29
- 1.3.1 反对模拟25-26
- 1.3.2 变而新奇26-29
- 第二章 杨慎后期诗歌内容29-41
- 2.1 贬谪心境29-33
- 2.1.1 痛苦悲伤29-30
- 2.1.2 迷惘徘徊30-32
- 2.1.3 怨恨惆怅32-33
- 2.2 繁复情绪33-37
- 2.2.1 伉俪情深34
- 2.2.2 知己厚谊34-36
- 2.2.3 身世之感36-37
- 2.3 民俗风物37-41
- 2.3.1 奇风丽景37-38
- 2.3.3 独特民俗38-41
- 第三章 杨慎后期诗歌特色41-53
- 3.1 情感真挚41-44
- 3.1.1 直抒胸臆41-42
- 3.1.2 寄情于景42-43
- 3.1.3 借古抒怀43-44
- 3.2 用事深隐44-47
- 3.2.1 善于用典44-45
- 3.2.2 活用意象45-47
- 3.3 语言清丽47-53
- 3.3.1 平静心态47-50
- 3.3.2 清幽佛韵50-53
- 第四章 六朝派的发展53-71
- 4.1 云南六朝派53-67
- 4.1.1 云南六朝派的核心53-63
- 4.1.2 云南六朝派的外围63-67
- 4.2 四川六朝派67-71
- 结语71-72
- 参考文献72-75
- 致谢75-76
- 个人简历76-77
- 发表学术论文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燕波;;论明代金陵六朝派的发端与发展[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雷磊;;杨慎与何景明:六朝派与前七子的交接[J];中国韵文学刊;2012年03期
3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戚薇;杨慎后期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杨慎后期诗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63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96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