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新中国壮族诗歌族性写作的历史脉络与时代转向

发布时间:2021-01-25 05:10
  壮族诗歌是壮族文化重要的象征符号,是壮族诗人对族群文化和社会转型进行表述的重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国家民族建设进程的发展,壮族诗歌的族性写作话语从赞颂民族风情和地域风情走向对个体生命的抒写和反思。在新时代,壮族诗歌需要建构起多维度的民族审美范式,在文学世界中展现出独特的文化形象。 

【文章来源】:百色学院学报. 2020,33(05)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从风情化叙述到“自我反思”
    (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颂歌与文化场景的风情化展示
    (二)20世纪八九十年代:焦虑与壮族文化本质的探索
    (三)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消解和“自我”形象塑造
二、国家认同与壮族诗歌的书写转向
三、国家在场与壮族诗歌的“自塑”



本文编号:29986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9986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a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